暮钟

落日行人断,深秋暝雨残。
一声烟树外,千里暮山寒。
倦鸟方知止,哀猿冷未安。
萧萧风叶下,时有野僧还。

作品评述

《暮钟》是元代边元鼎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落日行人断,
深秋暝雨残。
一声烟树外,
千里暮山寒。
倦鸟方知止,
哀猿冷未安。
萧萧风叶下,
时有野僧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暮色降临时的景象。太阳已经西沉,行人走散,深秋的雨仍在残留。在烟雾弥漫的林外传来一声钟声,千里之外的夜山变得寒冷。疲倦的鸟儿才懂得停歇,哀怨的猿猴仍然不安。风吹过凋零的叶子,时而有野僧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的行为,表现了暮色降临时的寂静和凄凉。作者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色和动物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元代诗词的特点。

首先,诗词以落日和行人断路作为开篇,给人一种渐入黄昏的感觉。深秋的暝雨残留,增加了诗词的阴郁氛围。

接下来,一声钟声在烟雾弥漫的林外响起,使整个景象更加凄凉。钟声的声音穿越烟树,传达出遥远的寒冷。

诗中的倦鸟和哀猿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动物们在黄昏时分的特殊感受。倦鸟知道停歇,而哀猿仍然不安,这种对动物行为的描绘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氛围。

最后,风吹过凋零的叶子,时而有野僧归来。这里的野僧象征着禅宗修行者,他们在这个寂静的时刻归来,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词以凄凉、寂静的氛围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动物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于黄昏时分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采用了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使诗词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诗词推荐

贫居村坞长无事,谁复能过野老家。只有春风太情重,小桃深巷也开花。

春衣不用惠兰熏,领缘无烦刺乡文。曾在蚕宫亲织紞,方知缕缕心辛勤。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奕奕明堂,天子即事。奠我圣考,配于上帝。凡百有职,畴敢不祗。俎洁牲肥,其登有备。

虚舟我良友,生平快冥搜。放迹江湖间,自与造物游。忆昔仗短筇,访我竺峰头。贻我选体诗,得法於曹刘。因之与定盟,有若胶漆投。出处虽小殊,梦寐常相求。是乃以神交,真如持远俦。有力负舟去,迅速不少留。易寘於凉池,亦善为舟谋。我独念故情,涕泪如泉流。些舟以此诗,舟亦

白发髼松不记年,扁舟泊在荻花边。天上月,水中天,夜夜烟波得意眠。

故人常叹别时长,一笑眉开色便黄。领畧西园好风景,凭君更唤郭汾阳。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刳木出吴楚,危槎百馀尺。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别时酒犹在,已为异乡客。思君不可得,愁见江水碧。

灵源开辟有,赢缩但相随。逆折山能碍,奔流海与期。泥沙拆蚌蛤,云南暗蛟螭。欲问深何许,冯夷秖自知。

扁舟横薄莫,渺渺蓼知秋。家山有江湖,何必赋远游。

瓦室人家茅屋边,瓦囷亦与草囷连。池塘过雨尚浮浊,杨柳新栽已带烟。

大树风多叶尽飘,庄严犹是建前朝。黑头江令残碑在,不记君王旧姓萧。

屈原庙外千株碧,高帝祠前万叶红。楚尾吴头风景在,片帆不复更西东。

吾州横绝峨嵋阴,地胜无复俗尘侵。慈姥岩深不受暑,老翁井寒能洗心。子来触热可休驾,我起呼风令解襟。芙蓉池上更爽垲,仰看参天皆茂林。

峩峩太行。凌虚抗势。天岭交气。窈然无际。澄流入神。玄谷应契。四象悟心。幽人来憇

穷通岂在苦劳神,且作安居懒散人。买地种花多种竹,煮茶邀客也邀邻。求名岂识书三上,得兴无过醉一巡。喜得满{上竹下差}收芋栗,杜陵应未笑全贫。

门外青山玉作堆,山前一水更萦回。归来虽喜风烟好,老去还惊岁月催。不见故人增寂寞,尚怀往日共徘徊。何时轩盖重相过,伴我花前醉百杯。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沙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可嗟牧羊臣,海外

霜晴十月玉溪村,见梅开早客迷魂。山阿若有人含睇,跂望不到霜烟昏。东西野寺通两径,上下竹篱开一园。落身曲蘖盆盎里,晨坐对花无酒温。归来山月照玉蕊,一杯径卧东方暾。罗浮幽梦入仙窟,有屦亦满先生门。欣然得句荔支浦,妙绝不似人间言。诗成莫叹形对影,尚可邀月成三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