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戊申季秋月十有九日,赏芙蓉於汝

,盖暮年游宦之情不能已也岸柳飘疏翠,篱菊减幽香。
蝶愁蜂懒无赖,冷落过重阳。
应为百花开尽,天公著意留与,尤物殿秋光。
霁月炯疏影,晨露?红妆。
柰无情,风共雨,送新霜。
嫁晚还惊衰早,容易度年芳。
只恐韶颜难驻,拟倩丹青写照,谁唤剑南昌。
我亦伤流落,老泪不成行。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 戊申季秋月十有九日,赏芙蓉於汝》是元代诗人王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天的十九号,赏芙蓉于你。岸边的柳树摇曳着碧绿的枝叶,篱笆边的菊花减少了幽香。蝴蝶因为花凋零而愁闷,蜜蜂懒散无所依靠,寂寞地度过了重阳节。这是因为百花已经凋谢,但天公却特意将美丽的芙蓉留在人间,成为秋天中最美的景色。晴朗的月光洒下稀疏的影子,清晨的露珠滴在红妆上。如果没有情感的牵绊,风和雨会送来新的霜。嫁晚的女子回家时会担忧自己容颜的衰老,年轻容易逝去。我也感伤流落之苦,老泪无法流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王寂晚年游历的心情。他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情感体验。柳树和菊花的凋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衰老,蝴蝶和蜜蜂的无依无靠则暗示了作者自身的孤独和无奈。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老年人的节日,诗中的冷落过重阳意味着作者在晚年孤独无依。然而,尽管百花已经凋谢,但芙蓉之美仍被留在人间,显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的月光和露珠形容了清晨的宁静和美丽,但同时也暗喻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作者担心自己的容颜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消逝,希望能找到一位画家描绘自己的容颜,唤起剑南昌的回忆。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流落和无奈之情,老泪无法流下,折射出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和自然意象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流露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流落命运的反思。这首诗词展示了王寂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呈现出元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作者介绍

王寂,汾州(今山西汾阳)人。真宗朝人。卒三十三(《青琐高议》前集卷四《王寂传》)。今录诗二首。

诗词推荐

距春尚旬月,春信已回柳。时来芝与菌,往往出粪朽。流俗不自重,困穷变操守。贵贱等人耳,未易遽薄厚。桃李何敢轻,所报必瑶玖。一笑置勿论,旨有君子酒。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裨将退,元帅怒。先取廷玉后仆固,牙旗鋋地高掣空。将军号令如雷风,逆贼夜散潼关东,元功独冠中兴中,营蝇斐锦难为忠,空令愤死田神功。

玉龙十二蓬山顶,宝髻三千汉殿中。

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北复征蛮。他年觅得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

梅霖寒似麦秋天,风葛凄凄未脱绵。金弹落地卢橘熟,红裙委地石榴鲜。汨罗遗恨空千载,濑水閒居尚一年。蒲酒相邀须径醉,归寻枕席付高眠。

春色无多日,匆匆度七旬。驱驰游子态,萧索旅中贫。酒薄愁那减,诗穷句转新。谁能念牢落,涸辙有枯鳞。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剥啄延秋屋上鸟,明朝箭道入东都。宫中亦有风流阵,不及渔阳突骑粗。

画堂银烛明如昼。见林宗、巾垫羞蓬首。针指花枝,线赊罗袖。须臾两带还依旧。劝君倒戴休令后。也不须、更漉渊明酒。宝箧深藏,浓香熏透。为经十指如葱手。

麻鞋奔走杜陵翁,卧尽风帆雨驿中。天也不愁穷饿杀,年年催促要诗工。

失计翻为荡子妻,千愁压得两眉低。红闺灯暗沈孤影,明月清霜满碛西。

命薄谋常拙,年衰力转微。鷁飞元合退,羝乳偶成归。汗简惭靡日,流麈怯染衣。无端霜夜月,应照旧苔矶。

野旷乾坤大,身閒日月迟。有生均自得,造物本无私。

福畴何曾好誉儿,凤毛争奈一时奇。青钱学士如龙友,白马将军似虎痴。齐展一双文武手,共扶千载圣时时。从来谢砌无闲草,步步芳兰亚紫芝。

却月枝横淮海初,水曹句法到西湖。横枝影瘦池清浅,奇绝何人作画图。

白髦下金神节,青祝携御炉香。百礼尽修亳祀,九歌不取沈湘。

老夫避兵三泖边,泖水阔绝无人烟。恶风三日天正黑,湿云臭雾相盘旋。草头飞虫啮人肉,更有青蛇口尤毒。小儿无知恣奔走,我欲近前捉其手。

乐奏天恩满,杯来秋兴高。更蒙萧相国,对席饮醇醪。

招提俯秋水,画手借王维。清磬递风韵,晓霜翻露姿。茶烟邀客竚,帆影唤舟移。他日成归梦,来兴楚子辈。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