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藕花香里有丛筠。
照水绿梢新。
清洁出风尘。
似特与、幽人写真。
门无俗客,地多清兴,羽扇白纶巾。
甘作太平民。
故自谓、羲皇上人。

作品评述

《太常引·藕花香里有丛筠》是元代许桢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藕花香里有丛筠。
照水绿梢新。
清洁出风尘。
似特与、幽人写真。
门无俗客,地多清兴,
羽扇白纶巾。
甘作太平民。
故自谓、羲皇上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纯净的景象。藕花散发着香气,其中还有丛生的筠竹。绿柳在水面上倒映,显得嫩绿欲滴。一切都洁净出尘埃,宛如出自特殊和幽静的人物的真实写照。门里没有俗客,所在之地充满着清幽的气息,作者手持羽扇,头戴白纶巾,愿意过着平凡的生活。他自称是千古帝王羲皇的后裔,也即是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新幽静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追求纯洁和宁静的心境。藕花和竹子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清雅之物,它们的存在给人带来一种平和舒适的感觉。水面上的绿柳倒映着新绿,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纯洁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作者没有俗客,意味着他远离纷扰和浮华,追求内心的宁静。他手持羽扇,头戴白纶巾,体现了他希望过着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最后两句表明作者自诩为羲皇的后裔,即使是普通的人也可以有着崇高的品质和追求,通过追求纯洁和宁静,实现自我的价值。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描绘清新宁静的环境,表达了作者追求纯洁生活的愿望,并通过自我价值的追求,展现了作者的崇高品质和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让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丝宁静和清净。

诗词推荐

法曹冗散人不管,闻道自要纷华损。常平筑敖米山积,读书岂知米尘满。归来依旧茅盖亭,焉得舍学干时卿。不然天上读书去,蓬岛瀛洲无限清。

太常

一朝寂寂与冥冥,垄树未长坟草青。高节雄才向何处,夜阑空锁满池星。

太常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太常

十月黄河道,舟行浊水泥。今晨见清浅,不觉散凄迷。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可知茅屋近,忽听一声鸡。

太常

一念全超旷劫初,玉人端坐白牛车。往来历尽傍参妙,回首途中物物渠。

太常

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地与汝填近,古来风化纯。当官一无术,易易复循循。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此外更何事,优游款嘉宾。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洁,大要麹檗均。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其气芳以烈,厥味

太常

轩冕三从盛,门庭五福优。凄凉孝子泪,悲恸故山秋。杨子新阡启,班昭旧史留。空堂对萱草,无复更忘忧。

太常

自与王孙别,频看黄鸟飞。应由春草误,著处不成归。

太常

群居厌嚣烦,兀坐怅离索。动静两何心,求端徯先觉。张氏好兄弟,同游得先诺。重以临邛客,雍客出莲幕。二难秀金枝,高会困酬酢。客来惊醉梦,倒屣出檐箔。符子方下帷,训子傅家学。汤子方涉笔,词赋工雕斲。闭门各有适,跫然闻剥啄。钱君丈人行,邂逅同出郭。冲飚翼飞盖,宿润

太常

春色何须羯鼓催,君王元日领春回。牡丹芍药蔷薇朵,都向千官帽上开。

太常

鱼眼死也依然张,鹤颈生来如此长。凡物不齐各有分,不须逐臭存吾香。

太常

崔子曲如钩,随例得封侯。髆上全无项,胸前别有头。

太常

西亭不觉又春风,弱柳微波四面中。更欲烦君亭下看,海棠枝上浅深红。

太常

近闻朝客建溪回,说得茶园次第来。何事社前先厥篚,只缘春晚向无雷。

太常

解携仍是一年余,本自情亲听迹疎。子去合登青琐闼,人言方驾短辕车。向来花月空余梦,近日诗文定起予。塞雁若知怀远意,寄收聊为问何如。

太常

日落浦风急,天低野树昏。孤舟依浅渚,秋月照征人。家国嗟何在,乾坤渺一身。夜阑不成寐,抚剑独怆神。

太常

问君何所适,暮暮逢烟水。独与不系舟,往来楚云里。钓鱼非一岁,终日只如此。日落江清桂楫迟,纤鳞百尺深可窥。沈钩垂饵不在得,白首沧浪空自知。

太常

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霖台相照处,寒色满蓝袍。

太常

闻道毗陵诗酒兴,近来积渐学姑苏。罨头新令从偷去,刮骨清吟得似无。越调管吹留客曲,吴吟诗送暖寒杯。娃宫无限风流事,好遣孙心暂学来。

太常

双颊凝酥发抹漆,眼光入帘珠的皪。故将白练作仙衣,不许红膏污天质。吴音娇软带儿痴,无限闲愁总未知。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

太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