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去十年复来巢

双燕窥帘认主人,十年不见忽过门。
乌衣故国今何在,苍籙遗民老幸存。
芹沼不香惊绿帽,草堂无语对黄昏。
从今不必依王谢,只好寻常烟雨村。

作品评述

《燕去十年复来巢》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双燕窥帘认主人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中的离别与重逢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燕儿飞去了,已有十年,如今却又回到了巢中。
这对双燕窥视着它们曾经的主人,
十年间的分别竟是如此短暂,宛如一转眼间。

曾经的故国已成过去,不再是乌衣之地,
而受难的人民却依然老去,幸存艰难。
他们虽然遭受了苦难,但依然坚强地生存下来。

芹沼不再散发芳香,令人感到惋惜和痛心,
草堂无言地对着黄昏,仿佛在述说着无法言说的辛酸。
从今以后,不必再依附于王谢之家,
只能寻求平凡的烟雨村落作为归宿。

这首诗通过描写双燕窥视主人的情景,表达了离别和重逢的情感。燕儿飞去已有十年,然而它们却突然回到了曾经的巢中,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惊讶和感慨。诗中提到的乌衣故国是指曾经的故乡,曾经的荣华已成过去,而受难的人民却依然坚强地生存下来。诗人通过描绘草堂无语的黄昏,以及芹沼失去芳香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无言的辛酸的思考。

此诗的意境深邃而含蓄,透过离别和重逢的故事,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主题。虽然岁月不停地流逝,但生活仍在继续,人们需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自己的归宿。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和命运的思索。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与重逢的情感,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思考,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唤起了读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共鸣,展现了生活的无常和人生的哲理。

作者介绍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诗词推荐

天津南畔是吾庐,时荷夫君枉乘车。始为退来忘检束,却因闲久长空疏。与其功业逋青史,孰若云山负素书。一片丹诚最难状,庶几长得类舟虚。

借婆裙子拜婆年,买尽风光不著钱。劈面来时莫回避,个人里许有生缘。

晚上危亭逸兴多,却寻不艇下烟波。酒狂聊作碧筒饮,折尽花间几柄荷。

寂寂感离群,前期何足云。人从秦岭别,蝉向楚江闻。村送孤烟起,山空白日曛。更逢疏叶落,愁续转纷纷。

一条白棒,佛祖俱打。超宗禅人,大胆不怕。画我来乞赞,鬼门上帖卦。三十年后此话大行,任一切人鑽龟打瓦。

记当年客里,是今日,奉霞觞。任厨传荒凉,风林震撼,乐自难量。别来岁华电走,又都门、我北尔南塘。我半百年已老,兄多四岁偏强。玉堂。满袖惹天香。凤阁样词章。看采帖题春,椒盘草颂,蓬矢开张。金瓯御屏简记,赋□钧、寿域奏明光。后十五年再见,伴兄绿野徜徉。

整驾欲南鹜,乃复送公舟。公行民所瞻,原言勿淹留。向来秉事枢,正色有忠谋。坐觉国势尊,已验权网收。如何霖雨泽,偏使及南州。新春紫诏下,闻者宽百忧。谁长今重镇,百万宿貔貅。控江抚长淮,声势接上流。吾皇志经略,此地合绸缪。不应万全策,岁月空悠悠。先当植本根,次第

问潘郎两鬓,更禁得、几番秋。怅病骨臞々,幽怀渺渺,短发飕飕。云边一声长笛,这风情、多属赵家楼。欹枕困寻药里,薰衣慵讯香篝。悠悠。老矣复焉求。何止赋三休。念少日书辟,中年酒病,晚岁诗愁。已攀桂花作证,便从今、把笔一齐勾。只有烟霞痼疾,相陪风月交游。

记得山居暑服轻,石榴低照酒尊明。彩葺花里占诗句,角黍盘中脱锦绷。老去容身惟有睡,午宜采药懒能行。谩令门外簪蒿艾,且免炎乡瘴厉生。

山中人事违,天眼中修定。我本无根株,只将笋为命。

两角女子绿衣裳,端坐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必消亡。

金神整霜仗,昨日从西回。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谁知祝融军,执热{走中加参}{走中加覃}来。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仆羸不能驾,我马亦虺聩。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

诗翁高兴动新晴,未踏湖山句已清。领略风光初入眼,指麾泉石欲旴衡。屡传黼扆方图旧,应有锋车便趣行。莫向苕溪恋行乐,葵心元向太阳倾。

丹书何切切,滴心不滴血。纵使血可乾,其如心不竭。蜀鸟啼作花,至今万山缬。杀身以成仁,遗训有先哲。

宽恩四赋仙祠禄,每忍惭颜救枵腹。五秉初辞官粟红,一瓢自酌岩泉绿。天公乘除不负汝,宿疾微平岁中熟。鸣呼!字字细读逍遥篇,此去八十有几年?

午坐如痴懶唤茶,意行因到野人家。千红万紫随春去,独立溪头看荔花。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绿暗红嫣浑可事。绿杨庭院,暖风帘幕,有个人憔悴。买花载酒长安市,又争似、家山见桃李。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每喜佯狂叟,穷途说共财。忽辞酒仙市,径上客星台。鼓枻携支遁,过门忆老莱。恐劳难黍具,或可致新醅。

呼船径截鸭头波,岸帻闲登玛瑙坡。弦管未嫌惊鹭起,尘埃无奈污花何。宦情不到渔蓑底,诗兴偏於野寺多。明日一藤龙井去,谁知伴我醉行歌?

西风倚棹问归程,诗酒应多慰别情。黄叶疏钟溪上寺,白云孤角海边城。鸥飞烟渚连秋色,雁下寒塘起暮声。回首天涯嗟落莫,夕阳归路万山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