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庞佑甫

半亩方园水到门,地偏人静恰如村。
声名不用卿王衍,文字真能仆屈原。
举世知君如我少,平生学道欲谁论。
何时共结柴桑社,篱下烽来菊正繁。

作品评述

《过庞佑甫》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韩元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亩方园水到门,
地偏人静恰如村。
声名不用卿王衍,
文字真能仆屈原。
举世知君如我少,
平生学道欲谁论。
何时共结柴桑社,
篱下烽来菊正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静谧恬淡的田园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和追求学问的追求。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占地半亩的方园,门前有水流过的景象,以及地理位置偏远、人烟稀少的村庄,展现了一片宁静、恬淡的乡村氛围。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赏析:
这首诗词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行云流水地展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学问追求的思考。首句“半亩方园水到门”,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田园水乡的景象,门前有一条清澈的水流,给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感觉。第二句“地偏人静恰如村”,通过用词简练,表达了这个地方偏僻而人烟稀少,与村庄的宁静和恬淡相得益彰。

接下来的两句“声名不用卿王衍,文字真能仆屈原”,表达了作者对声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学问的追求。作者认为声名并不需要如同卿王衍那样追求,而文字却真正能够承载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让人想起了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强调了文字的重要性和价值。

接下来的两句“举世知君如我少,平生学道欲谁论”,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和同道者的困惑。作者认为世人对于像他这样的志同道合之人的了解很少,想要评价自己的一生追求和学问的道路,却无从得知。

最后两句“何时共结柴桑社,篱下烽来菊正繁”,表达了作者对于与志同道合的人们共同生活和追求的向往。柴桑社是一个传说中的山水田园之地,作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共同追求学问和理想。篱下的烽火指的是边塞上的战争,而菊花则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的未来,作者希望在和平的环境下,共同享受生活的丰富和美好。

整首诗词通过对田园景象的描绘和对声名利禄与学问追求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和学问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田园生活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晶荧压架绀珠圆,苒蒻荥风露叶鲜。病酒人方渴羌似,为师开卷忍馋涎。

大汉钟官周府圜,宾寮入幕地行仙。人心天意俱从我,何虑不如刘晏钱。

弛檐逢除夕,檀栾共拥炉。把如为客看,还得似家无。

老病厌嚣烦,晨兴步小园。草深移旧路,竹茂失颓垣。未暇从鱼乐,惟思与石言。人家寻每得,拄杖印苔痕。

又携诗卷到南州,尘满征衫雪满头。桃李春风故园梦,江山落日异乡愁。樽前一笑真奇事,坐上诸君尽胜流。政倚清谈洗胸臆,莫教王粲赋登楼。

省舍诸吏休,前轩成独步。月色净牟首,星痕隐温树。稍听班马鸣。犹见昏鸦度。索居易兴感,幽抱邈谁晤。自问濩落姿,胡撄文墨務。企欢无剩娱,即事有盈虑。远寄江海心,冷风偿能御。

云送关西雨,风传渭北秋。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

老大於节物,真成风马牛。出山赴嘉招,敝袍厕英游。箫鼓市井隘,绮罗人物稠。嫦娥亦飞来,余光上帘钩。使君民父母,谣颂布政优。牙旗错彩绣,康衢看遨头。夜气烛光满,春寒香雾浮。中兴太平象,郡国皆鲁邹。丰年入醉乡,颁白卧道周。遥知苍龙阙,宴敞华萼楼。惟公班马手,斯文

明离之象,少阳之位。固邦为本,央天作贰。备范克温,冖章斯行。丕宣令献,恭守宗器。

空山雨过,月色浮新酿。把盏无人共心赏。漫悲吟、独自捻断霜须,还就寝、秋入孤衾渐爽。可怜窗外竹,不怕西风,一夜潇潇弄疏响。奈此九回肠,万斛清愁,人何处、邈如天样。纵陇水、秦云阻归音,便不许时闲,梦中寻访。

德量维昔该乾坤,艺成而下道乃尊。堂堂魏公古大臣,劫火同燬灵光存。直躬致主无间言,余事翰墨何足论。百年剑佩纷如云,不於其书於其人。

人在月中霄汉远。仙槎乘得秋风便。寒信已归砧上练。衣未翦。疏窗空引相思怨。须信婵娟尤有恋。轻飞叶上清光转。寒菊枝头笼婉变。人初宴。新妆更学铅华浅。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华簪极身泰,衰鬓

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忆盈盈倩笑,纤纤柔握,玉香花语,雪暖酥凝。念远愁肠,伤春病思,自怪平生殊未曾。君知否,渐香消蜀锦,泪渍吴绫。难求系日长绳。况倦客飘零少旧朋。但江郊雁起,渔村笛怨,寒_委烬,孤砚生冰。水绕出围,烟昏云惨,纵有高台常怯登。消魂处,

十日好花都去尽,可怜青帝用功深。游人莫便无凭据,未必红芳胜绿阴。

奠桂酒兮椒桨,杂肴蔬兮荐堂皇。愿龙垂休兮时厥雨晹,丰年之报兮不敢忘。

断岸留孤棹,层台耸近城。雁传他邑信,鸥背去年盟。岁片雪多思,一枝梅有情。何人在楼上,吹笛暮寒生。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黄河水流响潺潺,当日腥风战血殷。大地尽抛金锁甲,长星乱落玉门关。居延蔓草萦枯骨,太液芙蓉失旧颜。成败百年流电疾,苍梧遗恨不堪攀。

畴昔同声友,骞飞出凤池。风云一荡薄,日月屡参差。此别黄叶下,前期安可知。谁怜楚南树,不为岁寒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