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夜坐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白头尽,异乡秋色不胜多。

作品评述

《淮西夜坐》是明代袁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淮西夜晚坐着的场景,通过对风雨、酒、行人和秋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井之苦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译文:
风雨凄凉吹满关河,
酒尽之后在西楼,聆听雁声飞过。
别怪行人已白发苍苍,
异乡的秋色何等丰富多彩。

诗意:
这首诗以凄凉的风雨景象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的离乡之苦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西楼中,作者饮尽心中的苦闷,倾听着雁声,思念着远方的家乡。行人已经年老,白发苍苍,他们在异乡漂泊,面对的是繁多而丰富的秋色。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情感和对岁月的感叹。

赏析:
《淮西夜坐》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寂静而凄凉的夜晚。风雨扑面而来,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诗中的西楼是一个寂寞的归处,作者在其中倾听雁声,思念着远方的家园。行人已经年老,他们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在异乡的辛酸和无奈。异乡的秋色丰富多彩,这里的秋天给人一种陌生的感觉,令人倍感孤独。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行人和秋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离乡别井之苦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异乡漂泊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整首诗既展示了明代社会的特点,也具有普遍的人生哲理,使得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与思想,产生共鸣并引发深入的思考。

诗词推荐

房公巧栽植,花发四时春。有竹能环水,无风不动苹。人亡留粉像,客至谢红尘。梅柳年年色,相看白发新。

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沉沉水容绿,寂寂流莺歇。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

嘉玉既设,量币既陈。彷佛灵游,来顾来宁。对越伊何,厥惟一纯。佑我熙事,以迄于成。

疏影横斜事已非,小园日暮锁芳菲。素绡应怯东风思,故著重重浅色衣。

病独有药扶持老,贫为无人心俯仰人。

春酌沈沈,晚妆的的,仙梦游惯。锦溆维舟,青门倚盖,还被笼莺唤。裴郎归后,崔娘沈恨,漫客请传芳卷。联题在,频经翠袖,胜隔绀纱尘幔。桃根杏叶,胶黏缃缥,几回凭阑人换。峨髻愁云,兰香腻粉,都为多情褪。离巾拭泪,征袍染醉,强作酒朋花伴。留连怕,风姨浪妒,又吹雨断。

去路湘桃破萼,归时乳燕巢梁。不成一事又还乡。也是经春游荡。香炉重燃鸂鶒,罗衾再拂鸳鸯。今宵应解话愁肠。指点尘生绣帐。

只嫌湫隘近城居,无着名山万卷书。不道八荒皆我宇,独於此处认吾庐。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旅锁倾城慰寂寥,诗篇到眼见贤劳。三年鸾凤风声好,万里骅骝地步高。

借宅星江上,山南已遍寻。犹馀湓浦路,未快白公心。属国陈三表,归帆拂二林。远师堂上酒,可以恣狂吟。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

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郎。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中有搘筇者,非醉亦非狂。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

风雨教春处处伤,一宵云尽见沧浪。全无片烛侵光彩,只有清滩助雪霜。烟蔽棹歌归浦溆,露将花影到衣裳。却嫌殷浩南楼夕,一带秋声入恨长。

富贵日月速,贫贱觉岁迟。迟速不须问,俱作不可追。亲旧旦酣饮,送尔天北涯。岁岁虽无情,従我历四时。酌尔一杯酒,留我壮且肥。长作今岁欢,勿起异日悲。掉头不肯顾,曾莫与我辞。酒阑气方横,岂信従尔衰。

不负平生下泽车,宦游卜宅亦村墟。家贫累重须干禄,官冷身閒可读书。高柳每闻莺娅姹,破篱时度竹萧疏。西南林壑堪娱晚,静看飞云自卷舒。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漏初长、梦魂难禁,人渐老、风月俱寒。想幽欢。土花庭甃,虫网阑干。无端。啼蛄搅夜,恨随团扇,苦近秋莲。一笛当楼,谢娘悬泪立风前。故园晚、强留诗酒,新雁远、不致寒暄。隔苍烟。楚香罗袖,谁伴婵娟。

曾送飞龙白日翔,未应中路许还乡。鹤归仍有当年伴,松老知经几度霜。城下宝坊聊寄榻,朝中振鹭旧成行。相逢出处何须问,五岭清平十月凉。

催趱荼醾交夏景,安排芍药送春光。可堪收拾归屏枕,颇欲浮沈赴酒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