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
将翱将翔,佩玉将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作品评述

有女同车翻译及注释

翻译
姑娘和我同乘车,容貌就像花一样。体态轻盈如飞鸟,珍贵佩玉泛光芒。她是美丽姜姑娘,举止娴雅又大方。
姑娘和我同路行,容貌就像木槿花。体态轻盈像鸟翔,佩玉锵锵悦耳响。美丽姑娘她姓姜,美好声誉人难忘。

注释
1.同车:同乘一辆车。一说男子驾车到女家迎娶。
2.舜华(huā):木槿花,即芙蓉花。
3.将翱(áo)将翔:形容女子步履轻盈。一说遨游徘徊。翱、翔,飞翔。
4.琼琚:指珍美的佩玉。
5.孟姜:姜姓长女。《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
6.洵(xún):确实。都:闲雅,美。
7.英:花。
8.将(qiāng)将:即“锵锵”,玉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
9.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有女同车鉴赏

  这是一首贵族男女的恋歌。诗以男子的语气,赞美了女子容貌的美丽和品德的美好。

  时当夏秋之际,木槿花盛开,诗中的男女一同出外游览。他们一会儿赶着车子,在乡间道路上飞快地奔驰;一会儿又下车行走,健步如飞。诗中洋溢着欢乐的情绪,明快的节奏。

  这个女孩姓姜,“孟”是老大的意思,即这个孟姜在家里排行第一,就是姜家的大姑娘。中国有句古话:“情人眼里出西施”,在那男人看来,孟姜真是“细看诸处好”,美不可言。她的面颊像木槿花一样又红又白;她走起路来像鸟儿飞翔一样,十分轻盈;她身上还佩带着珍贵的环佩,行动起来,环佩轻摇,发出悦耳的响声。她不但外貌美丽,而且品德高尚,风度娴雅。总之,诗人以无比的热情,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品质诸方面,描写了这位少女的形象,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迥然有别。这也可以说是此诗的主要特色。

  木槿花朝开暮谢,所以白居易有“槿枝无宿花”的说法,李商隐对之也有“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的叹息。这是文人心中的木槿花,带着伤逝的美。所谓“舜华”,是描述这花朝开暮谢的瞬息之美。有人认为,诗中描述的这两情相悦的欣喜在“舜华”这一美丽的词汇中蕴含了危机。

  此诗二章,自宋范处义《诗补传》以下皆以之为赋体。也就是说它是用叙事或铺陈的方法进行描写的,但作者在叙写时是饱含感情的。两章字数、句数完全相等,意思也大致一样,唯有所押的韵不同。第一章“舜华”之“华”,朱熹《诗集传》谓“叶芳无反”,用反切的方法说明这个“华”字音“夫”,因此与以下的“琚”“都”属于一个韵部。《说文通训定声》将“华”字归入“豫部”,与《诗集传》相同,可证。第二章的“行”字,《诗集传》注云:“叶户郎反”,即音杭(háng) ;“英”字“叶於良反”,即音央(yāng),皆与以下的“将”“忘”属于一个韵部。从首章“六鱼”韵到次章“七阳”韵的转换,也反映了诗中情绪的变化,它更为欢快和昂扬了。

有女同车创作背景

  此诗背景,《毛诗序》以为是刺郑国的太子忽(即后来的郑昭公)不婚于齐,说:“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娶,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朱熹《诗集传》以为是“淫奔之诗”。依《毛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清钱澄之《田间诗学》说前一人为太子忽所娶陈女,后一人为齐侯之女。从诗中叙陈女只言其色,叙齐女则兼言其德,木槿花又花期不长几点来看,这种观点是可以成立的。依朱熹的观点,则无法解释“同车”、“佩玉将将”这样的“威仪盛饰,昭彰耳目”(赵文哲《媕雅堂别集》)。现代学者一般这是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恋歌。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朝回佩马早凄凄,年少恩深卫霍齐。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南陌行人尽回首,笙歌一曲暮云低。

诗经

攀桂者联翩,皆由母训焉。摘髭人共羡,出腹子多贤。穉耄三从美,哀荣五福全。幽明无一憾,玉润自铭阡。

诗经

雨映青山访谪仙,颂厨分酿割肥鲜。酣歌一曲西风里,顿失羁愁向酒边。

诗经

人言上界足高寒,错踏金鳌绝顶山。恩许乞身镜湖曲。老难效命玉门关。明知甑破休回首,犹喜弓亡不出寰。便合挂帆沧海去,义溪三十六重湾。

诗经

离念见佛,破尘出经。现成家法,谁立门庭。月逐舟行江练净,春随草上烧痕青。拨不拨,听丁宁,三径就荒归便得,旧时松菊尚芳馨。

诗经

皎皎空中石,结茅俯青溪。鱼游新月下,人在小桥西。入室倾尊酒,逢春信马蹄。因依如可就,筇竹正堪携。

诗经

梦啼呜咽觉无语,杳杳微微望烟浦。楼空客散燕交飞,江静帆飞日亭午。ok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风光百计牵人老,争奈多情是病身。

诗经

去年池馆同君醉,正是花时。隔院韶辉。桃李欣欣、如与故人期。相望两地今千里,还对芳菲。春色分谁。雨惨风愁、依旧可怜枝。

诗经

幽栖非不胜,触目是林丘。若比兹岩秀,培塿固难俦。云山千里见,石泉四时流。登临有如此,何必更他游。

诗经

多虞难住人稀处,近耗浑无战罢棋。向阙归山俱未得,且沽春酒且吟诗。

诗经

篱阴双蝶趁春晖,轻展新黄试舞衣。点草扑花如得意,因何相逐背人飞。

诗经

清凉境界梵王宫,碧染芙蓉耸昊穹。万古云封五顶寺,千株松纳四时风。盘迥鸟道珠幡里,缭绕炉烟画障中。石立俨然如接引,疑逢青髻化身童。

诗经

满目芊芊野渡头,不知若个解忘忧?细随绿水侵离馆,远带斜阳过别洲。金谷园中荒映月,石头城下碧连秋。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诗经

筵前怜婵娟,醉媚睡翠被。精兵惊升城,弃避愧坠泪。

诗经

柳莺啼晓梦初惊。香雾入帘清。胭脂淡注宫妆雅,似文君、犹带春酲。芳心婉娩,媚容绰约,桃李总消声。相如春思正索索。无奈惜花情。曲栏小槛幽深处,与殷勤、遮护娉婷。姚黄魏紫,十分颜色,终不似轻盈。

诗经

逐壮鸡飞过短墙,茅柴烧尽满林霜。酿成社酒家家醉,炊得新粳处处香。牵犊负犁朝种麦,开渠引水晚浇桑。老农不管催租急,未夜烘衣先上床。

诗经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到凡尘。凉夜山头吹玉笛,纖云卷尽月分明。

诗经

赤阑桥下记停桡,细雨菰蒲响莫潮。说与行人莫回首,故宫烟柳正萧萧。

诗经

云作交游山作宾,道心为主自安贫。柴门无钥见同物,竹帛有名终累人。绿水一潭澄静性,青山万叠裹闲身。纷纷望拜马蹄下,不见胸中万斛尘。

诗经

轩后悲苍剑,神娥下玉霄。攀髯初失梦,遗蜕尚凌歊。碧堕升棺影,青分产柱苗。山精依鹿竹,天雨湿鸡翘。有约成孤愤,无人重久要。豢龙因姓氏,使鹤误轩轺。冉冉将终老,冥冥不可招。无书寄青雀,有恨在中条。

诗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