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影

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

作品评述

诗词:《灯影》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洛阳昼夜无车马,
漫挂红纱满树头。
见说平时灯影里,
玄宗潜伴太真游。

中文译文:
洛阳白天黑夜都没有车马的声音,
红纱漫布满了树梢。
听说平时在灯光的映照下,
玄宗暗中陪伴太真游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洛阳城夜晚的宁静景象。诗中提到洛阳昼夜无车马,这意味着城市的繁忙和喧嚣已经消失,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红纱挂满树梢,给整个城市增添了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

诗的下半部分提到了玄宗和太真。玄宗指的是唐玄宗,太真则是指杨贵妃。诗中说平时在灯光的映照下,玄宗悄悄地陪伴着杨贵妃游玩。这表达了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情和陪伴。灯影作为一种暗示,暗示了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是秘密而深沉的。整首诗通过描绘洛阳夜晚的宁静和玄宗与杨贵妃的私密游玩,展示了一种温情和浪漫的意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洛阳夜晚和玄宗太真之间感情的描绘,同时也传达了对静谧与爱情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词创造了一种宁静、温馨和浪漫的氛围,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唐代的恬静和爱情的美好。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诗词推荐

谢庭子弟多佳士,荆国山川总胜游。万里捧书催入幕,一朝挝鼓发行舟。玄猿啼处巴江夜,白雁来时楚甸秋。襄汉风流千古意,为君长忆仲宣楼。

渺山城故苑,烟横绿野,林胜青油。甚相思只在,华清泉侧,凝碧池头。故人念我何处,堕泪水西流。念寒食如君,江南似我,花絮悠悠。不知身南北,对断烟禁火,蹇六年留。恨听莺不见,到而今又恨,睍完成愁。去年相携流落,回首隔芳洲。但行去行来,春风春水无过舟。

田家喜秋熟,岁晏林叶稀。禾黍积场圃,楂梨垂户扉。野闲犬时吠,日暮牛自归。时复落花酒,茅斋堪解衣。

故年随夜尽。初春逐晓生。方验从军乐。饮至入西京。

祖祖,如钟鼓,未击有意周天普。虚幻形声本自无,如如不动亘今古。

即看白雁向南飞,又见黄花落短篱。河道便风容易上,客程过匣信难期。新霜飒飒吹杨柳,野老离离和竹枝。欲饮一樽难强进,且留清兴漫题诗。

客来远自洞庭浜,一笑相逢耳竞倾。把酒未须论后约,读书已恨欠前生。畴堪太乙青藜照,亦有丰城宝剑精。近在眼前休蹉却,君如未识问君平。

通身是病通身药,病去依前药自除。木落秋空山骨露,何须一默对文殊。

乌咮倾蓝雨春霁,琼芳入眼雾冬昏。一枝肤雪壶中曜,静几低窗养晏温。

去年昭亭阳,今夜苦风雪。及雪在京城,宵灯亦将灭。石花广袖轻,梅蕊新妆絜。匆匆竞还家,陌上乱车辙。

遗像巍然占古祠,区区土偶亦冠緌。无言似想青苗策,面目犹如执拗时。

礼莫违。乐具举。延藩辟。朝帝所。执桓蒲。列齐莒。垂衮毳。纷容与。升有仪。降有序。齐簪绂。忘笑语。始矜严。终酣醑。

世人何局促,奔走鬓苍苍。闻道余杭守,独游何有乡。禅心朝吐月,元气夜生光。清静安罢瘵,宽仁服暴强。声名高一世,风采见诸郎。谒帝朱为绂,还家彩作裳。经过留画舫,谈笑接清觞。问讯颜依旧,峥嵘岁自长。人生真几许,世味不堪尝。归去闻诗罢,求余却老方。

野性大都迷里巷,爱将高树记人家。春来偏认平阳宅,为见墙头拂面花。

老病两无世用,谋谟百不如人。喜见东床论事,谁言下榻生尘。

道是东风巧,西风未减东。菊黄霜换紫,树碧露揉红。须把乖张眼,偷窥造化工。只愁失天巧,不悔得诗穷。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苍龙颔底珠皆没,白帝心边镜乍磨。海上几时霜雪积,人间此夜管弦多。须知天地为炉意,尽取黄金铸作波。不热不寒三五夕,晴川明月正相临。千珠竞没苍龙颔,一镜高悬白帝心。几处凄凉缘地远,有时惆怅值云阴。如何清洛如清昼,共见初升又见沈。

新息任夫子,东坡所父师。只馀盘叟在,犹乃故家诗。閒抚伊吾剑,吟成绿野诗。中原遗老尽,旧事有谁知。

霜清石出水分流,邂逅骚人得志秋。落日断霞增逸气,小窗低户愧英游。苦无酒量能陪饮,只有诗盟可避愁。此地何哉添此瑞,建章新识九牙驺。

三箇因何各自强,竞夸已德掩他长。冥冥风雨茆堂闭,至竟谁先报晓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