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闽关(二首)

建溪激箭向南流,石齿如锋斗客舟。
篙子踏歌浑不畏,行人遥望替生愁。

作品评述

《过闽关(二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经过闽关的情景,以独特的意象和形象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过闽关(二首)

建溪激箭向南流,
石齿如锋斗客舟。
篙子踏歌浑不畏,
行人遥望替生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建溪为背景,通过描写溪水的奔流和石齿的形态,表达了作者对行舟者的敬佩和自己的思考。首两句“建溪激箭向南流,石齿如锋斗客舟”,通过将溪水比喻为箭和石齿比喻为锋利的刀剑,展示了溪水的湍急和石齿的险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行舟者在激流中的艰险和挑战。这种比喻和形象的运用,使得诗句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和冲击力。

接下来的两句“篙子踏歌浑不畏,行人遥望替生愁”,表达了作者对行舟者的钦佩和自己内心的感叹。篙子是行舟者用来撑船的工具,而作者将篙子比作踏歌的乐器,强调行舟者的从容和勇敢。行人远远望去,替行舟者担忧,也凸显了行舟者所面临的艰险和危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对人性的思考。作者通过对建溪的描绘,把自然景观与人的行动相结合,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度。诗中的景物描写充满了力量和动感,表现了作者对奔流的溪水和险峻的石齿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行舟者勇敢精神的赞赏。与此同时,作者通过行人远望的视角,表达了对行舟者所承受的压力和困难的同情之情,传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行舟者和人性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和比喻,使诗句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推荐

吾家清俭莫忘初,昔日儒酸白屋居。世事直须防满溢,天公偏是喜乘除。看来负郭三千顷,不似传家一卷书。谦损却能丰萃致,试观沧海受川渠。

鹊冻听无语,鸥饥望不飞。从饶居士家,亦自到轩稀。入幕灯生晕,飘池水长肥。何能巧模写,吟思欠幽微。

愧无奇策辅吾皇,乞得闲官老故乡。壮志未甘悲白发,欢情犹看舞红妆。长歌不计闲光景,吟苦难滋旧肺肠。多谢同心二三友,每传佳句挹华觞。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抱病喜清夜,形羸心独开。不知药鼎沸,错认雨声来。岁晚灯烛丽,天长鸿雁哀。书生惜日月,欹枕意茫哉。

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

困卧篮舆中,醒视人影直。伸头起四望,不断山环碧。羊肠路百转,当面一蹲石。高广不可际,隆重谁与匹。宛如百楹屋,玄缯四笼羃。又如龙虎踞,烟云绕其侧。突出众山间,旁无他石立。古今岁年久,光彩净如拭。儿童梯级上,群聚相戏剧。伟哉殊特观,我来聊扣击。汝从何代有,长养

春暖和烟重,冬寒带雪稀。何如秋浦畔,含思独依依。

飞随风雨落随流,更有余红亦已休。杳杳天涯春物尽,可怜莺蝶不知愁。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

日色苍凉映紫袍,时巡毋乃圣躬劳。天连阁道晨留辇,星散周庐夜属橐。白马锦鞯来窈窕,紫驼银瓮出蒲萄。从官车骑多如雨,只有扬雄赋最高。

庭院欲昏黄,秋思恼人情乱。宝瑟试弹新曲,更与谁同伴。阳台魂梦杳无踪,奴住巫山畔。不似楚襄云雨,俏输他一半。

两脚那解上金銮,两手只合把钓竿。比身管乐儿时态,已翻九河洗我肝。范生来自浣花里,眼中之人定谁贵。百炼未必贤绕指,贵人正要老於事。斜风细雨又春休,落花啼鸟总春愁。试问谈间立封侯,何如百钱拄杖头。

干禄趋名者,迢迢别故林。春风短亭路,芳草异乡心。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君王宣室正兴思,尺一催归四辈驰。寿宴明年当此日,蟠桃宣劝在瑶池。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遥知小槛临廛市,定有新松长棘茨。谁道茅檐劣容膝,海天风雨看纷披。

交游无数竟谁同,雅羡夫君气似虹。吾道久随流俗弊,义居今风古人风。端能纵目秦淮上,解逅论文楚水东。归去梅花开也未,江头叶叶翦霜风。

松风地籁瀑天绅,下有苔矶著老身。僵卧从教茅屋破,放歌不犯玉台新。陶元亮可羲皇上,管幼安非汉魏人。酒禁近来开一线,霜天便觉满怀春。

暖日高城,东风旧侣,共约寻芳。正南浦春回,东冈寒退,粼粼鸭绿,袅袅鹅黄。柳下观鱼,沙边听鸟,坐久时生杜若香。绮陌上,见踏青挑菜,游女成行。人间今古堪伤。春草春花梦几场。忆淮海当年,英豪满座,词翻鲍谢,字压钟王。今日重来,昔人何在,把笔兰皋思欲狂。对丽景,且

羞与春华艳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风。不须牵引渊明比,随分篱边要几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