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

月入秋帷病枕凉,霜飞夜簟故衾香。
可怜吹帽狂司马,空对亲舂老孟光。
不作雍容倾座上,翻成肮脏倚门旁。
人间此会论今古,细看茱萸感叹长。

作品评述

《明日重九亦以病不赴述古会再用前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天又是重阳节,因病无法前往述古会,再次运用之前的韵脚。
月亮进入秋帷,病中的枕头凉冷,
霜飞扰乱了夜晚的簟席,故衾中弥漫着香气。
可怜的疯狂司马吹着帽子,孤身对着亲手舂米的老孟光。
不再沉浸于座上的光彩华丽,却变成了肮脏的门旁倚靠。
这个世间的聚会谈论着古今,细细观看茱萸花感慨万千。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因病无法参加重阳节的述古会,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和感慨。月进秋帷、霜飞夜簟等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凉爽和寒冷,与作者病中的心境相呼应。疯狂吹帽的司马和亲手舂米的老孟光则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命运,突显了人生的多样性和无常性。诗词最后提到茱萸花,表达了对于岁月的感慨和思念,以及对于古人的敬仰和思考。

赏析:
苏轼通过描绘自己因病不能参加重阳节的述古会,展现了对于光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诗词中的意象和对比,如月入秋帷与病枕凉、吹帽狂司马与亲舂老孟光,以及雍容座上与肮脏门旁,都传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苏轼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通过对于自然景物和人生境遇的描绘,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切思考。

诗词中提到的茱萸花,是重阳节的象征之一,也是表达对于古人的敬仰和怀念的象征。茱萸花在诗词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对于岁月流转和人事更迭的感慨。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的深切体悟,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灞水何人不别离,无家南北倚空悲。十年此路花时节,立马沾襟酒一卮。

残年泊归棹,问酒郭西亭。雪圃芹芽白,江醪竹叶青。夕阳新别路,衰草古离情。隔岸寒山色,含凄望旧京。

为忆当时,沈醉里、青楼弄月。闲想像、绣帏珠箔,魂飞心折。羞向妲娥谈旧事,几经三五盈还缺。望翠眉、蝉鬓一天涯,伤离别。寻作梦,巫云结。流别泪,湘江咽。对花深两岸,忽添悲切。试与含愁弹绿绮,知音不遇弦空绝。忽窗前、一夜寄相思,梅花发。

把臂犹昨日,如何长不归。宾天亦有似,招隐固疑非。玉折谢庭树,采余莱子衣。永怀想平昔,涕下不能挥。

智不如愚,辩何如讷,大巧又何如拙。螳黠蝉痴,鹤长凫短,总是一番消歇。逝者如斯,挠之不浊,止水本来明澈。君试看、云散天开,现出自家秋月。谁种得、白云黄芽,交梨火枣,不怕北风吹裂。头上簪花,手中拍板,稽首金银宫阙。见说麻姑,高骑鹤背,载酒过门相谒。便呼童、拗折

遗金在道吾亦攫,入朝争名战自恶。胡为徒手长安归,骨瘦脰长如野鹤。君不见饥鸱低飞啄腐鼠,饱鸣人屋人射女。又不见鹤飞入层云,赤晴炅炅窥天文。腹则饥,眼独饱,下栖旧林觉林小。征西庙前是旧林,凤凰巢高暄百禽。

霁江浮春新水肥,粼粼鸭绿东风微。波心上下舴艋滑,钓车香饵卷落晖。纤鳞噞喁锦穿柳,半留卖钱半换酒。烂醉茅檐红杏家,折花簪发把两手。沙岸寻芳青骢嘶,弹丝吹竹挟蛾眉。笑指渔父何寂寞,渔父掉头号我自乐。

尊公文律自瑰奇,虽持使节未相宜。子敝青袍哦五字,州家不喜县家嗤。十年主簿今迁陟,县衙簿尉来趋揖。越绝山川舒啸时,莫叹监湖今几尺。监湖几尺吾其那,闻道新昌佛仍大。昔贤墨妙谁识之,一日清风千嶂破。人间月色过中秋,天际风光称远游。阳关本是西州曲,鹭舞兰桡不解愁。

明月四时好,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毫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等闲来,天一角,岁三周。东奔西走,在处依旧若从游。照我尊前只影,催我镜中华发,蟾兔漫悠悠。连璧有佳客,乘兴且登楼。

二年烟雨汉皋亭,玉节西来照雪明。慷慨报君浑是胆,驰驱将母莫非诚。稻禾水足青畴润,烽火宵閒紫逻清。鸾凤莫将鹰隼看,及时须为国家鸣。

暖日平岗牛数尾,短蓑破笠三四子。牛饥吃草渴饮水,牧儿仰卧不摇箠。人牛意閒俱不知,笑我驻车独移时。薄暮骑牛却归去,晚烟遥见隔林炊。

治平寺南湖翠昏,柳枝茭叶见滩痕。楞伽不管无情雨,一夜吹花落范村。

白石何凿凿,白鸟可鹤鹤。吾行甚悠悠,物境自廓廊。缅思友生良,顿使怀抱恶。别辞固丁宁,醒矣转寂寞。近犹已栏槛,远乃失城廓。重惟始相遇,夫岂世所乐。逮今信素我,是果天所酢。相期振古风,相与务天爵。兴时山水凭,意或风月托。君亭足鸥鹭,我砌下鸟鹊。诗盟寄閒嬉,笔势

嘉宾饮兴未阑残,却倩纤纤奉雪团。一笑举杯邀月姊,为渠聊贷广寒寒。

明明徽祖,抚世升平。制礼作乐,发政施仁。圣灵在天,德泽在民。亿万斯年,保佑后人。

带了黄花,强饮茱萸酒。

庐陵难做定何如,请年黟川朱大夫。秋月满怀春满面,视民如子吏如奴。万艘白粲何曾欠,百雉金城旧更无。归侍玉皇香案了,甘棠便是瑞莲图。

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子已江头戒櫂郎,卬须何事未乘方。须看此意关时数,不为斯人自肺肠。白傅徒然泣商妇,毛生岂解出王樯。卬虽不敏真知得,为子临岐酹一觞。

日晚无烟起御厨,野人豆饭未嫌粗。问知云子炊香日,政是梨花带雨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