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杂兴(十三首)

清流曲几回,吃饭此山隈。
歌断怜莺续,诗迟畏酒催。
晚晴初见月,春尽尚逢梅。
归路缘江熟,支筇不用陪。
¤

作品评述

《江村杂兴(十三首)》是明代诗人杨基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流曲几回,
吃饭此山隈。
歌断怜莺续,
诗迟畏酒催。

晚晴初见月,
春尽尚逢梅。
归路缘江熟,
支筇不用陪。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清澈的溪水流动几次弯曲,
我在这山谷中吃饭。
歌声断续,怜惜莺儿继续唱,
写诗的灵感迟迟而来,害怕酒助兴。

晚上晴朗,初次见到明亮的月亮,
春天即将结束,却还能看到盛开的梅花。
回家的路沿着熟悉的江边,
不需要伴着竹杖作为依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江村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诗人通过描述清流的曲折、山谷中的就餐场景,展现了江村的宁静和自然之美。歌声断续,莺儿的歌唱成为持续的美好,而写诗的灵感却迟迟不来,诗人则对酒的助兴感到畏惧,表现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认真和责任感。

诗中的晚晴和明亮的月亮,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春天即将结束,但仍能看到盛开的梅花,暗示着希望与生机的延续。最后,诗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沿着熟悉的江边,不需要支筇(竹杖)作为陪伴,展现了诗人独立自主、自信从容的个性。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对于诗歌创作的追求。整体氛围清新恬静,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江村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推荐

一年两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丝汝,却教桃李听笙歌。

蘼芜绿遍柳垂丝,黯澹东风乍别时。兰若晓钟乡梦断,布帆春涨客程迟。月明湘岸闻猿啸,花落黄陵共鸟悲。犹恋同心与同调,酒尊诗卷隔天涯。

孤灯阅近史,伤哉宣靖中。起兵破中原,不在鸭绿东。乃在江之南,临川一老翁。文高学本僻,行急名骤穹。性命了未谙,物务藐弗通。聚敛改法度,开边兴兵戎。佑符不坐党,粘斡焉来攻。配骨谅已尽,遗祸犹无穷。

去岁同登百尺楼,相期春晚更重游。舟藏大壑夜俄去,桥跨清溪花自流。五纪情亲真是梦,四山风物总成愁。一朝千古尚何及,空使文皇叹薛收。

清谈得子夜已中,彼此历叙平生穷。知子曾为四明客,亦曾献赋明光宫。万人海里不相逢,狂游却向江城同。寻盟要采庐山杞,香炉峰顶烟生紫。便从山北过山南,趁取春光攒桃李。洗心涤虑先漱齿,况是天下第一水。

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积愤凭谁豁,孤忠袛自嗟。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

三日炎歊不可当,一宵风雨夜微凉。群龙莫吝为霖手,且与乾坤洗战场。

岁久无泉引,春来仰雨流。萍枯黏朽槛,沙浅露沉舟。照影人何在,持竿客寄游。翛然兴废外,回首谢眠鸥。

昨夜三更雷撼山,九天门户不曾关。曹溪路上分明见,有个金乌入广寒。

活人忧国见平生,晚节临危志益明。汉仗尘深远宫阙,胡裘风急半公卿。千人致招竟不起,万户封侯却似烹。暮晋朝梁真可忍,纷纷蝼蚁尚偷生。

燕是孝义鸟,常栖孝义家。堂檐白日暖,上下静无哗。以此托躯羽,祸福审不差。谁云知数历,俗士义之夸。

入院数日来,人事闹烘烘。两脚走如烟,眼不见鼻孔。

春风不胜雪,散漫渡龙沙。密映缘溪柳,争飞乱眼花。鸱夷赊美酒,油壁击轻车。塞下芳菲晚,柳将当物华。

帘卷薰风夏日长。幽庭脉脉橘花香。闲看稚子引鸳鸯。四月雨凉思御夹,三吴麦秀欲移秧。不知身在水云乡。

今代称纯孝,如公第一流。事亲惟婉顺,励志只操修。德行浑无间,功名略未酬。空遗千古恨,明月一山丘。

一年两度游山客,三日连宵上水船。已过小姑才四里,浮青隐约接遥天。

庭前木兰花,皦皦扶春阳。鹤鸣夜漏午,步花独歌商。低迷露湿衣,浩荡月满梁。深省渺谁语,中心空自藏。

登龙兼折桂,归去当高车。旧楚枫犹在,前隋柳已疏。月中逢海客,浪里得乡书。见说江边住,知君不厌鱼。

世味元无著,诗情自不閒。撩人五字句,为客万里山。我已移文就,公能尽兴还。归来宋玉宅,作赋动江关。

社日年年雨,江花处处春。渐成垂白老,不见踏青人。榆柳边声杂,龙蛇岁事新。端来近城郭,犹自厌风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