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姑苏台怀古

荒台独上故城西,辇路凄凉草树迷。
废冢已无金虎踞,坏墙时有夜乌啼。
采香径断来麋鹿,响屟廊空变蒺藜。
欲吊伍员何处是,淡烟斜日不堪题。

作品评述

《登姑苏台怀古》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姑苏台怀古
孤零零地登上故城西,
车辙草迷离凄凉之地。
废弃的陵墓不再有金虎守卫,
破败的墙垣时常有夜乌啼叫。
采香的小径已断绝了麋鹿的踪迹,
回响的廊槛空荡荡地变成了蒺藜。
想要悼念伍员,他在何处?
淡淡的烟雾、斜斜的夕阳,无法为之题诗。

诗意:
《登姑苏台怀古》以姑苏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寂寥的景象。登上台上,作者感叹昔日繁华的城市已经荒芜,过去的辉煌已一去不返。陵墓被废弃,墙垣破败,夜晚时常有乌鸦啼叫,一片凄凉景象。在这样的环境下,曾经繁荣的采香径也已经中断,不再有麋鹿的踪影,廊槛回响空荡,变成了荆棘丛生之地。诗末,作者想要悼念伍员,但不知他在何处,而淡淡的烟雾与斜斜的夕阳也无法激发出他的题诗之情。

赏析:
《登姑苏台怀古》通过对姑苏台的描绘,展示了明代时期城市衰败的景象。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废冢已无金虎踞,坏墙时有夜乌啼",以此凸显了城市的凋敝与荒芜。作者通过描写废墟和荒凉之景,传达了对过去辉煌时光的怀念之情。最后两句"欲吊伍员何处是,淡烟斜日不堪题"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伍员的悼念之情和无法表达之痛。整首诗意境沉郁而凄凉,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回味之感。

诗词推荐

轻微菅蒯将何用,容足偷安事颇同。日入信陵宾馆静,赠君闲步月明中。

春初一卧到秋深,不见红芳与绿阴。窗下展书难久读,池边扶杖欲闲吟。藕穿平地生荷叶,笋过东家作竹林。在舍浑如远乡客,诗僧酒伴镇相寻。

墨坐半百春,无喜亦无瞋。东西行七步,抖擞旧精神。

酒兴诗情尚自如,形骸可怪顿成疏。平生只倚双凫舄,此日常须一鹿车。寂寂岂惟惭邓禹,厌厌更觉类曹蜍。晚窗弄笔聊湔袚,数首清诗手自书。

拟续宣城志,难忘令尹贤。庭空无狱讼,斋静有诗篇。心似秋云远,政如霜月悬。活人最多处,饥岁作丰年。

际天云海无涯,径从一叶舟中渡。天容海色,浪平风稳,何尝有飓。鳞甲千山,笙镛群籁,了无遮护。笑读君佳阕,追寻往事,须信道、忘来去。闻说钓鲸公子,为才名、鹗书交举。高怀淡泊,柏台兰省,留连莫住。万里闽山,不从海道,寄声何处。怅七年契阔,无因握手,与开怀语。

一迳自明月,谁能此婆娑。床头易未了,如此良夜何。

尘坌不可耐,飘然入林坰。稍觉道心胜,渐至诗脾清。静极生孤愁,耿耿难为情。喧寂两莫惬,吾意何由平。

承恩借猎小平津,使气常游中贵人。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借问庭芳早晚栽,座中疑展画屏开。花分浅浅胭脂脸,叶堕殷殷腻粉腮。红砌不须夸芍药,白蘋何用逞重台。殷勤为报看花客,莫学游蜂日日来。

煮来藤竹如轻雾,漉就槽帘不怕冰。辛苦饥寒缘底事,夜深甓屋尚悬灯。

画工妙处称毛羽,我欲论功第先兔。不知心手会天机,象管纷纷谁比数。寥寥千载一曹霸,墨妙于今传二怪。龚生重马轻尺璧,蔑视韩韦复何者。乐来一顾遇孙阳,奔走侯门日无暇。一匹腾骧一匹嘶,先生爱骏非爱奇。有如霓裳第三叠,按图知拍逢王维。新诗迈绝今老杜,作经未必多马蹄。

老干百年久,从教花事迟。似枯元不死,因病反成奇。玉破稀疏蕊,苔封古怪枝。谁能知我意,相对岁寒时。

如霜雪之将将。如日月之光明。国有大命。不可以告人。妨其躬身。凤凰秋秋。其翼若干。其声若箫。有凤有凰。乐帝之心。长夜慢兮。永思骞兮。太古之不慢兮。礼义之不愆兮。何恤人之言兮。涓涓源水。不壅不塞。毂既破碎。乃大其辐。事以败矣。乃重太息。墨以为明。狐狸而苍。

莫论轻重钓竿头。住得船归即便休。酒味溥,胜空瓯。事事何须着意求。

高丽寺里访诗僧,嬾上湖船独自行。行到寺前人迹少,不知傍有白云迎。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走清奔碧日潺湲,势与晴江远接连。沙草碧侵区马路,岸花红湿钓鱼船。烟生远店收寒雨,风起高梧咽暮蝉。徐氏旧居人识否,渡南溪下白云边。

东风捏就腰儿细。系滴粉裙儿不起。从来只惯掌中看,怎忍在、烛花影里。酒红应是铅华褪。暗蹙损、眉峰双翠。夜深点緉绣鞋儿,靠那个、屏风立地。

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人归三岛路,日过八花砖。鸳鹭皆回席,皋夔亦慕膻。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虽遇河清圣,惭非岳降贤。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筵。腐儒亲帝座,太史认星躔。侧弁聆神算,濡毫俟密宣。宫司持玉研,书省擘香笺。唯理心无党,怜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