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赴伯达浴儿会不见月

准拟清光满十分,论文那用醉红裙。
天公有意韬阴采,风伯无威扫曳云。
东道浴儿方洗腆,南斋留客更殷勤。
朦胧碧涧三更路,衣袂悠然桂子芬。

作品评述

《仲秋赴伯达浴儿会不见月》是宋代胡寅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仲秋之夜赴伯达浴儿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
准备好十分明亮的清光,
论文何必穿上醉人的红裙。
上天有意隐藏月亮的光采,
风伯没有威势能驱逐云雾。
主人准备了浴儿洗净身躯,
南斋更是殷勤地留下宾客。
迷离碧涧在深夜的小路上,
衣袂轻飘,桂花的香气袭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仲秋之夜的浴儿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美好的夜景。诗人准备了十分明亮的清光,但却认为论文何必穿上醉人的红裙,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朴素的追求。诗中提到上天有意隐藏月亮的光采,风伯没有威势能驱逐云雾,暗示了夜晚的浓密和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神秘事物的好奇心和渴望。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主人准备的浴儿洗净身躯,南斋殷勤地招待宾客,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主人的热情好客。最后,诗人描绘了深夜中迷离的碧涧小路,衣袂轻飘,桂花的香气袭人,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也表达了诗人对夜晚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这首诗词通过对夜晚景色和人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夜晚和友谊的向往,并通过对自然和宴会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舒适和自然之美的追求。整首诗以清新、幽静的语言风格,把读者带入了一个美好而温馨的夜晚。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肃肃雍雍义有余,九天莺凤莫相疏。唯应静向山窗过,激发英雄夜读书。

归兴比春浓,迢遥发镜中。船头指西日,帆腹饱春风。岸柳眉舒黛,源桃脸露红。到家天已暝,童穉候衰翁。

帘外微明烛下妆,殿门放钥待君王。玉阶地冷罗鞋薄,众里偷身倚御床。

扶藤有兴即东西,不用花骢向月啼。閒看浮云倚危峤,静临流水瞰寒溪。过频幸乐鸡豚社,归暮何忧虎豹蹊。肯似世尘名利客,班荆折柳怅分携。

南泉多载夜光还,健步移梅种玉山。八十二翁犹矍铄,苦吟不放此心闲。

南山处士老尤贫,颇恨故交无一人。若使知心得良友,更因多病转相亲。

浪影龟纹皱。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漫几度、吴船回首。归雁五湖应不到,问苍茫、钓雪人知否。樵唱杳,度深秀。重来趁得花时候。记留连、空山夜雨,短亭春酒。桃李新栽成蹊处,尽是行人去后。但东阁、官梅清瘦。欸乃一声山水绿,燕无言、

魄散魂飞。

年来三十过平头,笑却周郎却自羞。但得小乔歌一曲,未须辛苦向荆州。

莫嗟黑发从头白,终见黄河到底清。

春色有情意,挑花生暮寒。只应催客子,不遣立江干。

林下人归少,君归不待年。能令两蜀士,叹甚二疏贤。

风雨属连殊未休,豫章城中十日留。江云有意作晴色,今者薄暮当行舟。

闲夜坐明月。幽人弹素琴。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水有萦纡何自来,竹能森爽为谁栽。山僧乞饭朝一出,幽子题诗日几廻。故鹤未妨频有客,骑驴正尔独寻梅。得閒且尽幽居趣,顾我初无当世才。

绛彩娇春,苍筠静锁,掩映夭姿凝露。花腮藏翠,高节穿花遮护。重重蕊叶相怜,似青帔艳妆神仙侣。正武陵溪暗,淇园晓色,宜望中烟雨。向暖景、谁见斜枝处。喜上苑韶华渐布。又似瑞霞低拥,却恐随风飞去。要留最妍丽,须且闲凭佳句。更秀容、分付徐熙,素屏画图取。

三百年来工五七,追雅媲骚谁第一。独闻彭城陈正字,向来得法金华伯。终古不朽语言在,以诗教人人不识。善学少陵而不为,殆如孟子不言易。世人往往谈神仙,便欲插翅登青天。邀寻道士学服饵,朝呼暮吸夜炼煎。换骨一语曾未悟,未办黄庭修内丹。俗流无骨但有肉,虾蟆敢竞骊龙先。

行遍山巅又水涯,尚无红叶与黄花。长松夹道六七里,小墅通村十数家。竺国云深僧寂寞,草堂洞古石嵯牙。野翁共醉官垆酒,扶醉归来已暮鸦。

超然堂上闲宾主。不受人间暑。冰盘围坐此州无。却有一瓶和露、玉芙蕖。亭亭风骨凉生牖。消尽尊中酒。酒阑明月转城西。照见纱巾藜杖、带香归。

雨余屐齿不妨泥,自课家丁细理畦。尚有种花移竹意,要令好鸟入春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