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照院

世路沉迷正厌醒,故山洗出缬龟屏。
已因丽句迎门笑,更得疏篁作眼青。

作品评述

《寂照院》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路沉迷正厌醒,
故山洗出缬龟屏。
已因丽句迎门笑,
更得疏篁作眼青。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觉醒,以及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诗人感叹人们在世俗纷扰中迷失自我的状态,但同时也暗示人们正在逐渐觉醒。他用故山的景色来比喻这种觉醒,山水洗去了尘世间的浮华,显现出它本真的美丽。诗人认为,已经因为那些美丽的诗句而笑迎门户,进一步使内心变得清明起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对社会与自然的对比,展示了诗人的内心感悟。诗人借助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迷失的人们的警示。他认为人们应该从喧嚣的世界中清醒过来,回归内心的宁静与理性。同时,诗人也以山水洗去尘世的浮华,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敬仰,暗示诗人以及读者应该从自然中汲取力量与智慧。整首诗词以意境深远、言简意赅的方式,传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读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共鸣。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回舟逆水甚徐徐,尚距桐江百里馀。只有梦魂无阻碍,夜来先已到吾庐。

七十云古稀,予年三之二。来景殊无多,那复就枯瘁。窘步惊畏途,抚心慨时事。何以怡余生,一日委一醉。

满目亲朋似故乡,梦邪非梦梦何长。春风坐上白云屦,玉鉴光中明月珰。酒到湖山嫌逊避,话逢气类省称量。谢家内集如斯否,一味诗书无别香。

帝京元巳足繁华,细管清弦七贵家。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垣花。

日月开黄道,乾坤奠浑仪。斯人今已矣,吾道竟何之。玉铉忧思苦,金縢感慨迟。仆碑今复立,恨不见封彝。

帝诰封泥紫,皇坟杀简青。坐谈安玉壘,专对讋龙庭。黼黻昭文理,冰霜莹典刑。英灵人箕尾,终古作天星。

篮舆游古寺,危阁倚天外。山川混一色,云霞忽万态。啼鸟声交呼,牧竖歌相对。凭栏增气味,披襟绝埃壒。飞泉出阴窅,清风来相背。文酒欢宾朋,乐哉时祶带。

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人心有想自然灵,梦寐之间兆眹成。盖竹山前英惠庙,暗中赢得四方名。

仙翁初度,遇端阳佳节,又还两日。怪得箕星光倍正,凌晓独辉南极。料想当年,储祥荐瑞,兆见开先吉。称觞此旦,华堂佳气葱郁。好看斑戏庭前,芬芳双桂,行作蟾宫客。况有瑶池王母在,重庆举杯欢怿。络秀赐觞,孟光举案,姑妇贤相敌。与君品寿,蓬壶长见仙集。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去随。

身致高门重,心无闇室欺。臧孙宜有后,伯道乃无儿。千载君如紫,流年疾若斯。宁无百人赎,遂作九原悲。

元宵嘉会赏春光。盛事当年忆上阳。尧颡喜瞻天北极,舜衣深拱殿中央。欢声浩荡连韶曲,和气氤氲带御香。壮观大平何以报,蟠桃一朵献千祥。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秋又归。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往来屑屑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檐上檐前燕语新,花开柳发自伤神。谁能将我相思意,说与江隈解佩人。

流水孤村,荒城古道。槎牙老木乌鸢噪。夕阳倒影射疏林,江边一带芙蓉老。风暝寒烟,天低衰草,登楼望极群峰小。欲将归信问行人,青山尽处行人少。

相家小有四明山,更葺桃源渺莽间。四面楼台相映发,一川烟水自弯环。

落寞寒香满院,扶疏清影侵门。雪消平野晚烟昏。睡起懒匀檀粉。皎皎风前玉树,盈盈月下冰魂。南枝春信夜来温。便觉肌肤瘦损。

维尧则天,与天同大。俯视九州,细于一芥。挈以畀舜,超然自迈。维舜则尧,与尧同高。俯视四海,细于一毫。挈以畀禹,熙然自陶。尧舜之禅,允矣嘉躅。若稽厥龄,或髦攸趣。洪惟高宗,才五十六。遽行尧事,有断于独。洪惟寿皇,才六十三。遽行舜事,不谋于佥。未倦于勤,先养其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莫向尊前惜沈醉,与君俱是异乡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