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丛祠

西蜀风烟天一方,蚕丛古庙枕斜阳。
茫然开国人天主,彷佛鸿荒盘古王。

作品评述

《蚕丛祠》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西蜀地区的风景和古老的蚕丛祠庙,以及表达了诗人对开国英雄和远古时代的景仰之情。

诗意:
诗人通过描绘西蜀的风景,展现出辽阔的天空和浓郁的风烟景色。他提到了蚕丛古庙,这是一座古老的祠庙,座落在蚕丛之间,庙宇与斜阳交相辉映。这座祠庙象征着开国的英雄,被诗人描述为天主,仿佛是远古时代的盘古王。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老历史和英雄人物的崇拜和景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点,展现了浓郁的山水情怀和对古代英雄的敬仰。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将天空、蚕丛和古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蚕丛古庙作为文化遗迹,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英雄的崇高,使诗人对远古时代的景仰之情更加深刻。

诗中的"彷佛鸿荒盘古王"表达了诗人对开国英雄和远古时代的景仰之情。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神,开辟了天地,象征着远古时代的伟大力量。通过将诗人所崇拜的开国英雄与盘古相联系,诗人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远古时代的憧憬。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而意味深远。它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人类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山水和庙宇,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和英雄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诗词推荐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邑称仙之居,山水开画图。着我老仙子,少试胸中书。视印秋风前,观化冬日初。琴调待平弦,发稠借轻梳。岂必三年期,朞月亦可乎。赤城势连越,朱溪流通吴。人限地百里,而滞天一隅。俄然乘云翔,邑人空叹吁。

一雨动三日,沟塍皆怒流。风凉欺酒力,喜色寄诗愁。不待桑林祷,俄宽杞国忧。丰登知有象,满听载涂讴。

烂肠五斗对狱吏,白发千丈渥沧浪。却来献纳云台表,小山桂枝不相忘。

仰看宫殿浮天半,想见笙箫在月中。上清宫

雨多杨梅烂,青筐满山市。儿女当夕飡,嫣然口唇紫。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配国殇。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一别都门十六霜,重来人识老春坊。词林旧例呼前辈,兰省新衔进左堂。未览文移先画押,才传云板便归房。绿阴清昼支颐坐,时见流莺出苑墙。

吟车曾到社桥来,不见山人乞食回。荒沼秋深莲已谢,寒林科近菊初开。句引渊明无酒琖,观迎元度但茶杯。寻盟却喜梅花发,日日论诗坐碧苔。

弹指圆成八万门,有无无有岂堪论。假设千经并万论,直应迦叶不闻闻。

秋雨不肯晴,秋夜不肯明;寸心集百忧,厌此点滴声。岁月不贷人,老病忽至此。丈夫本忧世,儿女乃畏死。

惠爱如春威似霜,神明佳政蔼余杭。集贤庭畔依依柳,无限行人比颂棠。

干上非无援,才多却累身。云霄未得路,江海作闲人。久别唯谋道,相逢不话贫。行藏一如此,可便老风尘。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阅尽人间盛衰草。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九重城里无亲识,八百人中独姓施。弱羽飞时攒箭险,蹇驴行处薄冰危。晴天欲照盆难反,贫女如花镜不知。却向从来受恩地,再求青律变寒枝。

迷时今日如前日,悟後今年似去年。随食随衣随事办,谁知佛印祖师禅。

桐花竹实几时生,桑野秋繭未定成。肯信饥寒能累道,唯余寂寞许寻盟。年颜已愧神仙事,江海难忘故旧情。何日往来同井陉,清谈清坐到天明。

流水漂花,记同寻阆苑,曾宴桃源。痛饮狂歌,金盏倒垂莲。未省负、佳时良夜,烂游风月三年。别后空抱瑶琴,谁听朱弦。风流少年儒将,有威名震虏,谈笑安边。寄我新诗,何事赋归田。想歌酒、情怀如旧,后房应也依然。此外莫问升沈,且斗樽前。

火后丘墟市,兵前风雨春。那知携手地,俱是皱眉人。海柳吟犹弱,山莺听未真。明朝各分路,何处避风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