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竹修以诗寄次韵以复

避世归来星一周,小丹山下剡溪头。
风尘满眼醒如醉,宇宙关心笑亦愁。
书几日听诸子业,菜畦时共老妻游。
吟鞭倘践相过约,鸡黍犹能食仲由。

作品评述

《吴竹修以诗寄次韵以复》是宋代陈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避世归来后的心境和感慨。

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述了作者来到小丹山下剡溪头的情景。作者在这片宁静的山水间,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尘世隔绝的世界。然而,即使远离尘嚣,作者的心境依旧无法完全宁静。他形容自己的眼中尽是风尘,虽然醒着,但却宛如沉醉一般。这种对尘世的感慨,体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深思与忧愁。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表达了对书、对家庭生活的喜爱。他提到自己过去几天一直在阅读书籍,与其他学者讨论学问。而在田园中,他与自己的老妻一起共度时光,一同游玩于菜畦之间。这些描写展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知识和家庭生活的珍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诗以一种幽默的方式结尾,作者提到自己手持吟鞭在路上行走,恰好与他人擦身而过。这里的“吟鞭”是指诗人手中的拂尘,用来指导诗词吟唱的节拍。作者暗示自己在旅途中也能与他人交流、相遇,且不忘与鸡黍为伴。这里的“仲由”是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以食鸡黍而著称。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展示了自己在世俗生活中的智慧和幽默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的心境和生活琐事,展示了对尘世的思索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同时,幽默的结尾给诗词增添了一丝轻松愉快的氛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表达,将作者内心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传达给读者,让人对自然与人生产生共鸣。

诗词推荐

小小吟哦不足云,更怜蛙蚓漫纷纷。紫芝一去斋房后,谁忆青山空白云。

蛮触争蜗角,兴亡土两丘。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

眼生三角,头峭五岳,三遭瞎棒折驴腰。一喝当空,星斗落错。

法战场中树胜旗,话头何似问头危。古人减灶添兵处,切忌交锋蹉过伊。

日高得米唤儿舂,苦雨园蔬久阙供。省事家风君看取,半饥半饱过残冬。

病眼仇冤一束书,客舍葭莩菊一株。看来看去两相厌,花意索寞恰似无。清晓肩舆过花市,陶家全圃移在此。千株万株都不看,一枝两枝谁复贵。平地拔起金浮屠,瑞光千尺照碧虚。乃是结成菊花塔,蜜蜂作僧僧作蝶。菊花障子更玲珑,生采翡翠铺屏风。金钱装面密如积,金钿满地无人拾。

祁祁甘雨正当春,草树精神一倍新。匀洒农郊偏长麦,缓飘花槛不惊人。密随宫仗环青辂,普逐皇恩下紫宸。霁后楼台更堪望,满园桃李间松筠。

风力驱寒,云容呈瑞,晓来到处花飞。遍装琼树,春意到南枝。便是渔蓑旧画,纶竿重、横玉低垂。今宵里,香闺邃馆,幽赏事偏宜。风流金马客,歌鬟醉拥,乌帽斜_。问人间何处,鹏运天池。且共周郎按曲,音微误、首已先回。同心事,丹山路稳,长伴彩鸾归。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

客路逢寒食,浙西春事稀。日华藏暖景,天气未单衣。歌棹喧椎鼓,桃花巧映扉。空蔬麰麦粉,药病岂心违。

桃花洞口开,香蕊落莓苔。佳景虽堪玩,萧郎殊未来。

涪翁浣花醉图歌,歌词自作复自写。少陵无人张颠死,此翁奄有二子者。不论钗股与锥沙,更数旱蛟及惊蛇。诗仙不合兼草圣,鬼妒天嗔教薄命。人言爱书缘爱贤,紫眉未必胜青编。旧时鬼门关外客,如今一字抵尺壁。何须千载空想忆!

明回老兔宫,冷下苍龙窟。诸人名邈兮摇手未然,万象森罗兮点头具足。

宿雁惊江渚,饿彪啸林丘。不知雪如许,但怪风飕颸。起看堂前柳,枯梢戛鸣球。安得万家春,角我饥寒忧。旋支折脚铛,移灯视床头。发蒙余半瓶,聊温三四瓯。鸣肠时一沃,曲身渐和柔。遥应原野间,锦衾覆釐麰。农夫庤钱鎛,指日望有秋。愿言开同云,东郊从春游。

月色净加水,奈此清兴何。谁人当领此,隔屋呼项佗。驾言先我出,追随费经过。履声适相逢,欢然甜亭茶。乾坤何浩荡,水月光相磨。醉归巷无人,群儿自前呵。

天色微茫入暝钟,严陵滩上系孤篷。水禽与我共明月,芦叶同谁吟晚风。隔浦人家渔火外,满江愁思笛声中。云开休望飞鸿影,身即天涯一断鸿。

别乘清名满世间,却来堂下植檀栾。已无欲物败人意,且与此君同岁寒。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风一枕玉声残。雁行吏退铃斋静,想见巍冠独倚阑。

佛法诗名谁更继,未闻随分谒侯王。洗盂秋涧日华动,捣药夜堂云气香。苔藓乱青封叠石,杉松浓影过空墙。若非火岳□□地,那得吾师住久长。

物华苒苒竞芳新,六月红蕖自作春。走马看花传好句,长梯摘实赖幽人。雨馀门巷无留客,月上池台绝过尘。为约龟鱼共清赏,酒香花气两相亲。

别墅萧条海上村,偶期兰菊与琴尊。檐横碧嶂秋光近,树带闲潮晚色昏。幸有白云眠楚客,不劳芳草思王孙。北山移去前文在,无复教人叹晓猿。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