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家娘子立花边,长笑花枝脆不坚。
却被花枝笑娘子,嫁期已是蹉春前。
阿婆辛苦住西邻,岂爱无家更愿贫。
秋月春风檐阁了,白头始嫁不羞人。

作品评述

《和》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万里。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东家娘子立在花丛旁边,她长笑着,花枝却脆弱不坚。然而,花枝却嘲笑这位娘子,因为她的嫁期已经错过了春天。阿婆辛苦地住在西邻,她并不追求富贵,只愿意过简朴的生活。秋月和春风已经经过了她的屋檐,她白发苍苍地嫁人,却毫不羞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东家娘子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命运的感慨。娘子错过了适嫁的时机,被嘲笑和遗忘,但她并不在乎物质的财富,而是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简朴的生活。她经历了岁月的变迁,白发苍苍地嫁人,却依然坚守自己的选择,展现了一种坚韧和不羁的精神。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娘子的遭遇,表达了对于社会习俗和命运安排的反思。娘子的坚守和追求内心的宁静,展现了一种独立自主的精神。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高唐作梦时,宋玉乃得见。那知赋说梦,梦外云雨怨。此赋苟不作,应无列女传。

本自无闲况有忙,远坊兀兀送年光。太空不碍云舒卷,高枕宁论梦短长。山破霁烟千万叠,鸟横潮浦两三行。年来自笑诗情减,愁绝奚奴古锦囊。

常爱辋川寺,竹窗东北廊。一别十馀载,见竹未曾忘。今春二月初,卜居在新昌。未暇作厩库,且先营一堂。开窗不糊纸,种竹不依行。意取北檐下,窗与竹相当。绕屋声淅淅,逼人色苍苍。烟通杳霭气,月透玲珑光。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独此竹窗下,朝回解衣裳。轻纱一幅巾,小簟

一性本为明,返为群物迷。境净皆径山,心清即苕溪。启扉迥临湖,湖宽觉天低。花木春艳艳,松竹凉凄凄。凭栏快神襟,永与浴事睽。归船动菰蒲,兴断残霞西。浮烟暝自起,待得众羽栖。贮空诸佛心,妙理何端倪。乘流与遇坎,万理皆筌蹄。聊陈渊明意,斧藻粲幽题。岂有明月珠,祢照

步月下庭除,青苔印鞋湿。行吟月转西,觅句还独立。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昼漏今多少,人间只自知。帘垂春色静,窗度日华迟。柳影徐徐转,花阴缓缓移。助成耕野事,添得读书时。醉著三竿睡,忧来一局棋。吾徒须爱惜,看即是冬羲。

苍鹰白头人不识,群飞沧海恣猛力。霜毛飒爽滚雪飞,铁距撑拏倍惨黑。侧目愁胡破远天,轧滚左右凭胸臆。狡兔未保深窟藏,大鹏遂失垂天翼。姿雄往往受众猜,去傍鱼矶掠鳝鲫。鳝鲫鳖没泥滓中,百转千飞不得食。吁嗟壮士亦如此,高牙大纛张边鄙。上林羽猎竟何为,不搏匈奴搏虎兕!

丽藻飞来自相庭,五文相错八音清。初瞻绮色连霞色,又听金声继玉声。才出山西文与武,欢从塞北弟兼兄。白头老尹三川上,双和阳春喜复惊。

扫尽葛藤与知见,信手拈来全体现。脑后圆光彻太虚,千机万机一时转。

目送孤鸿独倚楼,晚风吹泪更横流。蕉花落处蛮烟碧,六十三程是白州。

自君綦迹绝兹邦,共讶君为采药庞。疾景更先伯淳一,佳儿独欠郭公双。一经有托死何恨,兼善未酬心肯降。泪满平生师友事,山中几度酒盈缸。

清如寒玉直如丝,世故多虞事莫期。建德津亭人别夜,新安江水月明时。为文易老皆知苦,谪宦无名倍足悲。不学朱云能折槛,空羞献纳在丹墀。

灵山一峰秀,岌然殊众山。盘根大江底,插影浮云间。雷霆常间作,风雨时往还。象外悬清影,千载长跻攀。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

子云常在草玄台,不觉春风满眼来。闻道后车长载酒,无因曲水共流杯。石渠尽日芸签拥,金谷何时绮席开。珍重主人偏爱客,乞逢休沐便追陪。

至人无已,言犹在耳。万法作本根,天地相终始。一占帝与九龄梦,三听山呼万岁声。

千古尹山寺,家风不厌贫。只将这个意,接待往来人。

龊龊古之人,伤心广陵废。遂弦芜城歌,半夜一挥涕。蕙纨随草衰,藻黼归尘翳。魂石敛邱封,歌堂从水逝。薰光杳沈灭,吞根徒千岁。我怀吴蜀国,祸乱若符契。目览台城墟,心感君王世。干戈日驰逐,狼虎争吞噬。山河实天堑,城阙巍地肺。霸力不久炎,倏忽如焚薙。空余万雉城,岌倚

早辞平扆殿,夕奉湘南宴。香兔抱微烟,重鳞叠轻扇。蚕饥使君马,雁避将军箭。宝柱惜离弦,流黄悲赤县。理钗低舞鬓,换袖回歌面。晚柳未如丝,春花已如霰。所嗟故里曲,不及青楼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