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进之杂咏四首

山亭处处挈胡床,不独游忙睡亦忙。
官况易消如暴水,痴儿难长似黄杨。
岩花盛日求长假,石榻开时见古方。
掷却儒绅与巾子,添将冰水注茶汤。
¤

作品评述

《和江进之杂咏四首》是明代袁宏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亭处处挈胡床,
不独游忙睡亦忙。
官况易消如暴水,
痴儿难长似黄杨。
岩花盛日求长假,
石榻开时见古方。
掷却儒绅与巾子,
添将冰水注茶汤。

诗意:
这首诗以山亭为背景,表达了诗人袁宏道在山亭中的种种感受和思考。诗中描绘了山亭处处挂着胡床,不仅游客匆忙,连睡眠也匆忙。官职的状况易如暴雨般消逝,而愚昧的孩子却很难成长。在炎热的日子里,渴望得到长假的美丽山花开放,石榻开启时显现出古老的风貌。诗人抛弃了儒绅的身份和官帽,添加了冰水来冲泡茶汤。

赏析:
这首诗词以山亭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亭的景物和表达作者的思考,展示了袁宏道对人生与官场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诗中的山亭、胡床、游人和睡眠等形象,以及官况易消、痴儿难长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和充满变数的认识。山亭作为一个瞬间的停留之地,游客匆忙而且睡眠也匆忙,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忙碌。官况易消如暴水的描绘,反映了官场的变幻无常。而痴儿难长似黄杨的比喻,则传达了作者对于智慧和成长的思考,认为真正的智慧和成熟是不易获得的。

其次,诗中的岩花、石榻和古方等形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历史的向往和追求。岩花盛日求长假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渴望和追逐。石榻开时见古方的描绘,则表明作者在山亭中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古老文化的魅力。

最后,诗末的掷却儒绅与巾子,添将冰水注茶汤的表达方式,传递了作者对于返璞归真和追求内心平静的追求。抛弃儒绅的身份和官帽,以及用冰水冲泡茶汤的行为,表示作者希望摒弃功利和浮华,追求简朴和宁静。

综上所述,《和江进之杂咏四首》通过对山亭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思考,传递了作者对于忙碌人生、变幻官场和物质追求的思考和反思,呼唤着返璞归真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词推荐

羽士过门卖,新翻样愈奇。坚如龟屋制,精似鹿胎为。邛杖扶相称,唐衣载最宜。笑他蝉冕客,忧畏白须眉。

碧殿长松锁十寻,晚云将雪助萧森。貂蝉不改厓山制,金石疑闻孔壁音。南去星潮嗟往事,北来祠庙岂公心。春风一掬唐衢泪,几为先生湿短襟。

北祖三禅地,西山万树松。门临溪一带,桥映竹千重。翦凿基阶正,包藏景气浓。诸岩分院宇,双岭抱垣墉。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峰。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太子知栽植,神王守要冲。由旬排讲座,丈六写真容。佛语迦陵说,僧行猛虎从。修罗抬日拒,楼至拔霜锋。画井垂枯朽,穿池

吾怜东方生,辟世金马门。滑稽时若诡,委蛇体自真。猥以龙变姿,而偶郭舍人。窃酒戏万乘,折简调平津。缪巧固无端,讽谏难悉闻。壮哉割肉手,何有瑶池春。濯衣紫海遥,长啸流清尘。岁星去几时,青蝇遽来臻。太息巫蛊冤,何用千秋伸。

百城奔走候车尘,庚节光华婺水滨。人望朔斋春有脚,家传元佑水无心。天低日近霜华晓,地僻腊残梅蕊春。愿得刘家再忠肃,前为伊鼎后商霖。

初月光-满江,断处知急流。沉沉石城夜,漠漠西汉秋。为客寐常晚,临风意难收。三更柁楼底,身世入搔头。

江湖流辈互相高,刻楮搏沙漫自劳。孰肯剖肠湔垢滓,始能落笔近风骚。通疏障碍河东注,剔抉幽微鬼夜号。汉魏以来数人耳,曲须和寡始为遭。

故国乌头白,太空鸡子黄。蒲茸千顷麦,筠粉万株桑。错莫昏花眼。朦胧尘土肠。天河如可挽,洗出太阳光。

茫茫信马行,不似近都城。苑吏犹迷路,江人莫问程。聚来千嶂出,落去一川平。日暮客心速,愁闻雁数声。

冷曹孤宦本相宜,山在墙南落照时。洗竹浇莎足公事,一来赢写一联诗。

邦计动宸衷,时贤莅浙东。量宽吞渤澥,气直禀崆峒。捧诏瑶池下,辞班玉笋中。馈粮萧相国,制礼叔孙通。举措敦儒行,谈谐有古风。冀方思旧政,江表伫成功。吏畏严霜白,民歌爱日红。勤王虽运智,修道岂妨公。旋种烟莎迳,闲科雨竹丛。养成丹顶鹤,瘦尽雪花骢。移石情无倦,抄书

九里山前千里路。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许得回顾。水解随人花却住。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泪入长江空几许。双洪一抹无寻处。

回首横枝千万条,可怜烘日欲冰消。谁知寂寞临溪壑,却解和羹荐庙朝。

侍者来言报大王,赵州曾揖下禅床。怜儿不觉傍观丑,争奈全身在帝乡。

斧斤不贷老根株,素节苍皮委路隅。忆昨此中逃午暑,前知愧不及尧夫。

一池芳日上帘钩,荷气蒸人醉不收。藕欲作舟花作屋,更和风露管清秋。

故旧相逢三两家,爱君兄弟有声华。文辉锦彩珠垂露,逸兴江天绮散霞。美玉自矜频献璞,真金难与细披沙。终须撰取新诗品,更比芙蓉出水花。

吟君新什慰蹉跎,屈指同登耳顺科。邓禹功成三纪事,孔融书就八年多。已经将相谁能尔,抛却丞郎争奈何。独恨长洲数千里,且随鱼鸟泛烟波。

公如有余暇,披衣绕风林。高吟起高兴,閒事引閒心。未种渊明柳,方鸣子贱琴。几多疏散意,矫首乱山深。

四海文章属品题,老夫刮腊有金篦。诸君熟读阿房赋,未必能为五色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