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令

烟霏霏,雪霏霏。
雪向梅花枝上堆,春从何处回?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
从教塞管催。

作品评述

【注释】

①霏霏:纷飞貌。
②管:乐器。

【评解】

这首迎春小词,以景衬情,寄喻颇深。春日且至,而窗外烟雨霏霏,雪堆梅枝。不
禁想到“春从何处回”!惟愿东风送暖,“塞管”催春,早回大地。全词写景细腻,抒
情委婉含蓄。
-------------------
宋代有两个吴淑姬,皆善词。一是北宋人,词见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人。据洪迈《夷坚支志庚集》卷十记载,她是湖州秀才之女,聪慧而能诗词 。貌美家贫,为富民之子所霸占。却被人诬为有“奸情”逮捕审判,已定罪判刑。衙中僚吏观审后,置酒席,命她脱枷侍饮,“谕之曰:‘知汝能长短句,宜以一章自咏,当宛转白侍制(知州王十朋)为汝解脱 ,不然危矣。’女即请题。时冬末雪消 ,春日且至 ,命道此景作《 长相思令》。捉笔立成。”即此词。
要解通此词,须抓住两点,一是“自咏”,——她此时的处境是被判了徒刑,正待执行;二是“道此景”,——眼前之“景”是“冬末雪消,春日且至”。且看女词人是如何通过结合“自咏”而“道此景”的。
开头的“烟霏霏”乃云雾迷蒙之意 。“烟霏霏”是云雾迷蒙,为“雪霏霏”前奏。《诗·小雅·采微》:“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霏霏,纷飞的样子。明明已经是“雪消”了,却偏要说雪“霏霏”,已是一奇。
下句还要加重渲染:“雪向梅花枝上堆”!眼前公庭院子里,当还有几株梅树,但说它枝上“堆”着雪,显然是借喻之法。词人这样当着知州衙门诸僚之面,“制造”出这样一幅雪压梅枝的现“景”来,自然有她的原因 ,为的就是引出下句“春从何处回”,就是说眼前还没有“春回大地”;结合“自咏”,是喻指她在此案中蒙冤受屈,未曾审理明白,便判了徒刑有如被雪压着梅枝,抬不起头来。“春从何处回!”用反诘的语气,加重感叹呼号的分量。咏“春日且至”而写出这样的句子,在座诸公是品词的行家,既然出了这“自咏”的题目,当然懂得她这弦外之音。
下片“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 !”紧承上片 ,通过描写梅花,“道此景”而结合自己的观感。这里的“ 醉”和“睡”,不是实指生活中的醉酒和睡眠,而是说自己被一场官司打击得晕头转向,真是“终日昏昏醉梦间”(唐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句)。
到此际睁开了“醉眼”、“ 睡眼”,要找寻那“疏影横斜”的梅景却已是“如今安在哉?”没有了,过去了。这句与“ 春从何处回”是意同而笔不同的一种写法,是说好景不属于她 :要么没有来,要么来了又去了,而她总是处在“ 醉梦中,从未领略到”。这一句借用了林和靖咏梅诗名句“ 疏影横斜水清浅”,不只使词语增加了文采,也使失却美好事物的意思得到了形象的体现 。结句“从教塞管催 ”。“ 从教”,任使也。“塞管”,羌笛也 。刘禹锡《杨柳枝》 :“塞北梅花羌笛吹 。”因古笛曲有《梅花落》词人想象其声可以感物 ,遂认为笛怨惊梅,而使之落。如戎昱《闻笛》诗:“平明独惆怅,飞尽一庭梅。”张先《醉落魄》词:“ 横管孤吹,⋯⋯声入霜林,簌簌惊梅落。”本词也承此意,说“疏影横斜”的一树梅花,任凭羌笛声把它“催”落了,补出“安在哉”的缘故。词至此结束了,完成了“道此景”而“自咏”的任务。绝妙之笔,婉约之情 ,构成了一首篇幅虽短而很有包蕴的小词。
于是“诸客赏叹,为之尽欢。明日以告王公,言其冤,亟使释放”,词的手稿居然还由“治此狱”者收藏起来。女主人公先是被俗人玩弄 ,然后又被雅人玩弄。
说是“佳话”也可以,但它毕竟是封建社会妇女生活的一幕悲剧。读此词及其故事,不禁感慨万分!

作者介绍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吴淑姬的生平

  吴淑姬,[约公元一一八五年前后在世]失其本名,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为富家子年据,或投郡诉其奸淫,时王十朋为太守,(按十朋为湖州守,在乾道中)判处徒刑。郡僚相与诣理院观之,乃具酒引使至席,命脱枷侍饮,即席成二词,众皆叹赏。明日,以告十朋,言其冤,乃释放。后为周姓子买以为妾,名曰淑姬。(中国人名大辞典及中国大文学史均据诚斋杂记,以为嫁士人杨子治。按诚斋杂记中之吴淑姬,乃汾阴人,与湖州之吴淑姬为二人。说详拙作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淑姬工词。有《阳春白雪词》五卷,《花庵词选》黄升以为佳处不减李易安。

吴淑姬的评价

  吴淑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收录其词三首。这一首《小重山》写的是一个独守闺房的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这类抒发离愁别恨诗词,历代曾有多少词人墨客创作过,其中也不乏名篇佳作。例如温庭筠的《梦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这两首词,题材完全相同。然有温庭筠这样的妙语在前,后人再想起这前人的成就,就非易事。吴淑姬却能别出心裁,翻新花样,谋篇构思,绝无雷同。这两首词的区别主要两点。其一温词着重写此女子倚楼所见,立足点在楼上;吴词却从庭院写起,再登楼远望,立足点是移动的。

  其二温词单写此女子等候远人不归的惆怅失望的情绪,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怨;而吴词则将此女子青春将逝,与远人归来无望,两相对比,反映了一种深深的愁苦。从本词具体描写看,其笔墨也非泛泛。上片写暮 暮之景,然却有新意她不写满地落红,而写枝上残花;不写风雨摧花,而写风拂槐影;不写杜鹃啼血,而写莺声犹娇。不仅显得清丽新鲜,而且都与此女子的特定身份和思想感情紧密联系,是从她独特的眼中看到独特的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你看,她写茶蘼,“谢了茶蘼春事休”,说的是茶蘼花谢,春天可算彻底结束了。可现在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茶蘼将谢未谢,这里也就蕴含着春事将休未休。“花片子”是词人自铸新词,既通俗,又贴切。“缀枝头”, 给人的感觉,虽是残花,但仍有凄清之美。同样,写“莺虽老”,但“声尚带娇羞”,也是将老未老。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正是这位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的态的真实写照。“庭槐影碎被风揉”,槐影被风揉碎,春天被风吹走。这不禁使她想自己的青春呢?也将一起消逝,因此,在她看来,这风揉碎了槐影,也揉碎了她的芳心。

  我们从这缭绕唇吻的音节中,从这欲吐还吞,委婉曲折的笔法中,体味到词人在这里寄托了一种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

  下片“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此女子庭院所见之景,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思远人;既思远人,则倚楼 凝望。那么,她望到的又是什么呢?在前人词中,温庭筠写道:“过尽千帆皆不是”。柳永写道:“想佳人 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八声甘州》)。而在这首词中词人写道女主人公们都看到了舟,但皆不是所思远人的归舟,结果是从希望到失望。而吴淑姬笔下的这位思妇,望到的却不舟,而是“一川烟草浪,衬云浮”。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用“一川烟草”来形容愁之大,愁之多,这在贺铸的《横塘路》词中已

  用过。但在烟草后着一“浪”字,实属吴淑姬独创。《古今词统》眉批云:“竹浪、柳浪、麦浪与草浪而四”,即指吴淑姬自创新词“草浪”,直可与前人所创“竹浪、柳浪、麦浪”相媲美。“一川烟草”是静景“一川烟草浪”则是动景。这里用来比喻愁思恰如连天草浪,滚滚袭来,极为生动贴切,也为下句“不如归去下帘钩”铺垫。放下帘钩,意欲隔断草浪,挡住愁潮,然而这愁思是隔不断,挡不住的,“不如”两字,写出了主人公明知不能而强为之的痛苦心态。“心儿小,难着许多愁”,自是警句。“愁”字最后点出,使通篇皆有精神,有画龙点睛之妙。李清照写愁的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不正面写愁,从舟着眼,反衬愁之大;然而吴淑姬这里先把

  愁比作“一川烟草浪”,极言愁之大之多,再将它与“心儿小”作强烈对比,落到容约而下。两人写法不同,而各有千秋。所以南宋黄升评论说:“淑姬女流中黠慧者,有词五卷,佳处不减李易字。”这种评价是很客观的。

诗词推荐

下马襄阳郭,移舟汉阴驿。秋风截江起,寒浪连天白。本是多愁人,复此风波夕。

婉约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婉约

外家英俊场,季氏不好弄。用意丘壑间,颇以石自奉。谁言拳握间,意作万牛重。岱宗小天下,不办一席用。

婉约

屋山无笋圃无蔬,釜冷樽空客至疏。说与厨人稀作粥,老夫留腹要盛书。

婉约

命拙躬耕逢歉岁,旋营水菽度晨昏。晴天田舍禾归窖,腊日山家酒满盆。护竹短墙修复坏,浇花小井汲来浑。早知不是封侯相,蓑笠何因肯出村。

婉约

二十里松声,千山雪未晴。人当绝顶见,吟到此时清。大地球琳满,空林鸟雀惊。老僧观物化,无灭亦无生。

婉约

河流双星会使槎,分明彻夜照长沙。辔丝晓转全龟影,衣绣春随锦鹊花。云杏旧阴凉绿净,野萍新韵度朱华。明年共侍蓬莱宴,回首丹墀日未斜。

婉约

依依杨柳已藏鸦,风递莺声透碧纱。洗尽春光连夜雨,海棠赢得两三花。

婉约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婉约

湛湛不昏,绵绵若存。三世佛护持为之顶相,历代祖传受为之命根。苍头祖父寒居位,白发儿孙夜过门。

婉约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婉约

堦前树影开还合,叶底蝉声短复长。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婉约

我行于四方,其所急者友。呜呼得之难,百不一邂逅。人心不可齐,若十指于手。随其短与长,亦各有所取。刚或硬而折,柔有弱而仆。质良文不扬,中美外莫副。宽壶泛以枵,狭盎迫而陋。此犹其大概,琐琐难悉究。譬如选长材,弃百不一有。其间虽得之,犹或烦矫揉。我友居淮滨,饮德

婉约

每看新图忆旧游,远情闲景共悠悠。乱鸿沙渚烟中夕,黄叶江村雨外秋。乱后得安翻讶梦,醉来因感却生愁。那能便结沧洲伴,重向烟波觅钓舟。

婉约

平生何逊扬州梦,到得扬州月自寒。谁遣雪蓬春半树,诗情更作故人看。

婉约

雪白肥鰜。墨黑修鲇。柳穿腮、小大相兼。金刀批脔,鲜活甘甜。或时熬,或时煮,或时腌。揎腕佳人,玉手纤纤。缕银丝、取意无厌。羹须澹煮,滋味重添。滴儿醯,呷儿酒,撮儿盐。

婉约

商山巍巍,上有紫芝。采芝可疗饥,何独西山薇。西伯养老去古远,而独夫杀士,吾将畴依。卯金之子海内威,罗络齮龁将奚为?平生不识下邳儿,肯从汉邸同儿戏?角里绮里无人知。

婉约

四座同寮贤,一和长官契。乐极忘主宾,论到贯粗细。

婉约

郁郁葱葱初抱送,惊惊怕怕永销除。子瞻要待啼时看,介甫曾夸画不如。先敞高门容驷马,旋闻别馆戏羊车。中庸诗礼牢扃鐍,他日亲传伋与鱼。

婉约

尘外冰姿世外心,宜晴宜雨更宜阴。收回疏影月初坠,约住寒香雪正深。

婉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