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蓝仁的《示儿三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sāi yàn chuán shū kōng zài wàng , lín wū fǎn bǔ dòng xiá s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遐思:1.悠远地思索或想象。2.深长的思念。
传书:谓使书籍流传于世。指抄写或刻印书籍。传授书籍。传递书信。
反哺:鸟雏长大,衔食哺其母。后用以比喻报答父母。
蓝仁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原诗
衰容浑欲不胜衣,况复天涯有戍儿。
塞雁传书空在望,林乌反哺动遐思。
诸孙梨栗频相聒,独老桑榆久自知。
春日一樽?尽兴,阿咸傍看醉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