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泖口跨塘桥吊黄门陈卧子先生》
拼音和注音
zhōu chū wú sōng yān shuǐ yáo , huáng mén huái shí cǐ táng qi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烟水:雾霭迷蒙的水面。
黄门:1.宫禁。2.官署名。3.官名。本秦官,汉因之。因给事黄门,故名。4.宦者,太监。因东汉黄门令、中黄门诸官,皆为宦者充任,故称。5.谓男子不育。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舟出吴淞烟水遥,黄门怀石此塘桥。
三闾日月光相映,一剑乾坤恨未消。
泖口莼鲈淹过客,云间风雅忆先朝。
惭予后死空词赋,惯向江南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