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献公杀世子申生

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盍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
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
”曰:“然则盍行乎?”世子曰:“不可。
君谓我欲弑君也。
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
申生不敢爱其死。
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
”再拜稽首,乃卒。
是以为恭世子也。

作品评述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翻译及注释

翻译
  晋献公要杀死他的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你怎么不把心中的委屈向父亲表明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要有骊姬才舒服,我要是揭发她对我的诬陷,那就太伤老人家的心了。”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何不逃走呢?”世子说:“不行。君王认准我要谋害他。天下哪有没有父亲的国家呢?(谁会收留背着弑父罪名的人)我能逃到哪里去呢?”
  于是申生派人去向师傅狐突诀别说:“申生有罪,没有听从您的教导,以至难免一死。申生不敢贪生怕死。然而,我的国君老了,他的爱子奚齐还年幼,国家将会多灾多难。您不出来为国君谋划政事也就罢了,如果您出来为国君筹划政事,申生虽死也蒙受您的恩惠。”于是拜了两拜,叩了头,就自杀了。因此他的谥号为“恭世子”。

注释
①晋献公:晋国国君。公元前676年至公元前651年在位。世子:又称太子,是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君位继承人。申生:晋献公嫡长子,夫人齐姜所生。献公宠妾骊姬生子奚齐,骊姬恃宠欲废申生而立奚齐,借献公出外打猎之时,骊姬让太子申生去曲沃祭祀其生母,太子把祭肉祭酒带回献给献公,骊姬在酒肉里下了毒药,待献公打猎回来献上去,以酒祭地,土突起;以肉饲犬,犬死。骊姬诬陷太子弑父。献公听信谗言,逼迫申生自缢。公子重耳、夷吾也被牵连,为避祸而出逃。
②重耳:申生异母弟,即晋文公。
③盍(hé):通“何”,何不。
④安:安逸,安适,舒服。
⑤何行如之:到哪里去呢?如,到……去。 
⑥辞:辞别,诀别。
狐突:姓狐,名突,字伯行,申生的师傅,重耳的外祖父。
⑦伯氏:对狐突的敬称。念:记住。伯氏之言:鲁闵公二年,晋献公命申生领兵伐东山皋落氏(赤狄别种,在今山西垣曲东南),狐突劝申生乘机出逃,申生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⑧爱其死:吝惜其死。
⑨子:君之子,指骊姬之子奚齐,时年六岁。国家多难:申生预料死后,其弟兄将因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伯氏”二句:是两个相关的假设句。不出:狐突劝申生出逃,申生没有听从,狐突在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就推托有病,在家不出。图吾君:为吾君图。图,谋划,策划。赐:恩惠。稽首:叩头到地,最恭敬的跪拜礼。恭:申生的谥号。“恭”是敬顺事上的意思。申生明知父命是错误的,却仍然顺从而自杀,所以谥“恭”。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赏析

  这篇150字的短文,没有议论,没有说教,甚至没有一句客观的描述和抒情的词语,有的只是一段对话,一段独白,完全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然而,它却写得委婉曲折,血泪交织,十分动情。

  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使自己亲生儿子奚齐能继承君位就诬陷太子,说太子要谋杀其父献公,献公轻信骊姬,逼迫太子申生自尽。申生在被谗蒙冤的情况下,既不申辩以伤君父之心,也不出逃以扬君父之过,终于含冤自杀。文章头一句“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开始就造成一种恐怖、紧张而充满悬念的气氛。骊姬因阴谋得逞而偷着乐的得意神情,老而昏聩的献公要杀亲子的愤怒与沉痛,尽在不言中。而申生众多的兄弟们,满朝的文武大臣们,亲者,仇者又会有什么反应?申生自己有什么反应?都令读者产生悬念。然而被杀者申生却坦然自若,从容面对死亡。作者把残酷的环境与申生坦然的心境加以强烈地对比,并在对比的反差中,揭示人物的忠孝之心,塑造人物的形象。先是重耳与申生的对话。申生对重耳的“盍言”、“盍行”的回答,一不辩白,是怕伤老父的心;二不出走,是怕扬父之过。一般情况下的忠孝,不会引人注目;儿子蒙受亲生父亲的冤屈,能无怨无恨,从容就死,就不能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说申生与重耳的对话,表现了申生尽忠尽孝于生前;那么,申生派人代表他与老师狐突的诀别辞,乃是尽忠孝于身后。“伯氏”二句,表明申生在临死前,念念不忘的还是君国,想的还是在自己死后贤士大夫如何帮助君上治国安邦。“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这十个字,既表现了他临死前的清醒认识,也显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患以及对老父、幼弟的深切关爱。饱含感情,一字一泪。这种愚忠愚孝,今天看来,过于迂腐,未免可笑,但此文之所以催人泪下,似乎也正在于一个“愚”字。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欲知人意喜,万户郁炉烟。纱帽花垂额,金邱酒到莲。岁丰端可卜,农劝竞相传。往矣南阳政,今追召父贤。

古文

醉红政不妨文饮,呼白从来要助欢。棋色应同三昧色,牡丹何似九秋丹。

古文

夜夜。夜了花朝也。连忙。指点银瓶索酒尝。明朝花落知多少。莫把残红扫。愁人。一片花飞减却春。

古文

倦枕回尤数,东方不肯明。只将无睡耳,终夜著蛩声。

古文

朝为三室印,晚为三蜀人。遥知下车日,正及巴山春。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公门辄无事,赏地能相亲。解衣初醉绿芳夕,应采蹲鸱荐佳客。霁水远映西川时,闲望碧鸡飞古祠。爱君乐事佳兴发,天外铜梁多梦思。

古文

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说诗。上公频握发,才子共垂帷。琢玉成良器,出门偏怆离。腰章佐墨绶,耀锦到茅茨。树老见家日,潮平归县时。衣催莲女织,颂听海人词。鸿鹄志应在,荃兰香未衰。金门定回音,云路有佳期。

古文

岭下为迁客,人中得老成。传经汉丞相,授讲鲁诸生。五斗青衫色,三湘白发茎。话言犹未尽,要作道州行。

古文

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宽。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古文

祖后重寿,亲闱闰崇。骈庆聊休,申景铺鸿。疊壁交辉,多德焕来。亿万斯年,福禄攸同。

古文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暴虎入门,懦夫奋臂。

古文

每厌冰霜苦,长寻水草居。控弦随地猎,刳木近河渔。马酒茶相似,驼裘锦不如。胡儿双眼碧,惯读左行书。

古文

君子岂无欲,有欲未足忧。百计护此短,此心尚可求。向来畏人言,言者不肯休。不畏固未可,无言我谁尤。事当究本源,琐细不足筹。有疾不忌医,膏肓尚能瘳。

古文

人疑鱼托石,我谓石为鱼。持以赠君子,端能辟蠹书。无情逐波浪,有此璠与玙。坐得江湖意,萧然亦起予。

古文

昔常接羽仪。俱游青云中。敦道训胄子。儒化涣以融。同声无异响。故使恩爱隆。岂惟敦初好。欵分在令终。孔不陋九夷。老氏适西戎。逍遥沧海隅。可以保王躬。世事非所务。周公不足梦。玄寂令神王。是以守至冲。

古文

城北城南尽水乡,红薇径外是回塘。千家晓阁纱窗拓,二月东风蕙草香。

古文

玉谿佳山水,不减阆州南。新居助幽深,所万成竹参。徐郎亦如事,知公幽趣耽。过溪买龙雏,云根破烟岚。地形择便宜,土壤泉亦甘。春雷一番筍,要戒园翁馋。邻进而约来往,要须开径天。风月无常主,平分未为贪。定有王子猷,造门不舆蓝。啸咏忘主宾,用意端不凡。政尔功名迫,此

古文

道山文章伯,杖履作幽栖。笔砚为戏事,业落翻墨螭。平生百万言,定相初不离。更怜世间士,尘网深相闱。笑踵双林辙,誓破万夫疑。八面列神王,剑戟森携持。怒目干龙宫,机缄绝谋惟。佛语浩无际,天地如可弥。笑谈一转毕,璿玑时未移。见者皆了了,钝根化神机。不然分三藏,谁能

古文

足疾无加亦不瘳,绵春历夏复经秋。开颜且酌尊中酒,代步多乘池上舟。幸有眼前衣食在,兼无身后子孙忧。应须学取陶彭泽,但委心形任去留。

古文

蚊集殊难散,蝇驱已复回。偏能侵枕簟,尤喜败樽镭。恰则噬脐去,何曾洗足来。化工生育尔,岂不甚仁哉。

古文

壶矢新油幕,春芜旧战场。候亭閒夜柝,归袖着天香。

古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