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城即事三首

金鼓声阑剑戟收,使君回上雅歌楼。
樽前一节清商曲,销尽穷边万里愁。

作品评述

《安城即事三首》是宋代诗人陶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平时期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音乐元素,表达了对战乱的思考和对和平的向往。

这首诗没有提供具体的诗句,因此无法提供中文译文。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诗意:
这首诗以一种优美而平静的氛围,描述了一个安城内的和平景象。第一句"金鼓声阑剑戟收"暗示着战争的结束,战场上的战鼓声和战斗的刀剑声都停止了。第二句"使君回上雅歌楼"表明使君已经归来,回到雅致的歌楼之中。第三句"樽前一节清商曲"描写了酒宴上演奏着悠扬的清商曲,给人一种悠闲愉快的感觉。最后一句"销尽穷边万里愁"则表达了在和平时期,边境的忧虑和忧愁都消散殆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和平景象的描绘,展示了战乱和和平的对比。通过停战、使君回归和音乐欢聚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渴望。清商曲的音乐元素进一步增强了整首诗的愉悦感和宁静感。

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暗示和和平景象的描绘,传递了深思熟虑的信息。他在战乱与和平之间进行了对比,暗示着战争的痛苦和摧毁,以及和平时期的安宁和欢乐。这种对比凸显了和平的珍贵和战乱的残酷,引发读者对和平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音乐元素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乱的思考。它呈现了一幅宁静愉悦的景象,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和战争的深思。

作者介绍

陶弼(一○一五~一○七八),字商翁,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仁宗庆历中以军功补衡州司户参军,调桂州阳朔县主簿,迁爲阳朔令。后歷知宾、容、钦、邕、鼎、辰、顺诸州。神宗元丰元年卒,年六十四。有文集十八卷,已佚。事见《刘忠肃集》卷一二《陶公墓志铭》及《豫章先生文集》卷二二《陶君墓志铭》,《宋史》卷三三四有传。 陶弼诗,以《宋人集·陶邕州小集》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式训堂丛书本(简称式本)、清麓山精舍丛书所收陈运溶刻本(简称陈本)、钱塘丁氏八千卷楼藏旧钞本(简称旧钞本,藏南京图书馆)。另辑集外诗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光穿两脚间彤霞,声急城头集暮鸦。且与凤雏桑下坐,共烹龙焙雨前茶。的中薏嫩莲新采,笋上竿成竹已斜。读得齐民书熟烂,把锄今作老生涯。

燕燕于飞春欲暮,终日呢喃语如诉。但闻寄唳来潇湘,不闻有意如烈妇。夏氏狂儿好游猎,弹射飞禽类几绝。梁间双燕术泥至,飞铁伤雄当儿戏。雌燕视之兀如凝,不能人言人不知。门前陂水清且泚,一飞径溺澄润底。伤哉痛恨应未休,安得化作吕氏女,手刃其头报夫仇。

檇李亭荒蔓草存,金陀坊冷寺钟昏。湖天夜上高楼望,月出东南白苧村。

涉世形容悴,违时嗜如偏。偶犹身未死,岂为己无眠。道丧文趋刻,谈高学类禅。申生真毙犬,望帝竟啼鹃。

插云翠壁。为送目,入遥空,见山色。金鼎丹成去也,晋朝高客。百花岩下遗孙在,赋何人、离尘风骨。翠微缘近,希夷志远,洞天踪迹。近剑有、为龙信息。怪潭上灵光,雷电相击。尤好风波乍霁,鹭汀斜日。倚栏白尽行人鬓,但沈沈、群岫凝碧。利名休事蝇头,飞舠送君南北。

边头相遇若相期,又见随军转运司。忆昨醉君京口酒,伤今读我石壕诗。兰亭饮客酬佳节,淝水收功定几时。准拟看花花较少,春风全在绿杨枝。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莫言冷淡无知已,曾有渊明为举觞。

佳人冰雪姿,奕奕紫芝眉。中怀径寸珠,晓夜光陆离。似月充其庭,谓是亦良非。乃知可怜宵,诚与姮娥期。四座生虚白,一笑搴其衣。拔子出红尘,相与游瑶池。举头叫风伯,招手邀云师。高折丹桂花,纵身空中飞。

满目亭台嘉木繁,燕蝉吟语不为喧。昼潮势急吞诸岛,暑雨声回露半村。真为援毫方掩卷,常因按曲便开尊。若将明月为俦侣,应把清风遗子孙。绣羽惊弓离果上,红鳞见饵出蒲根。寻君未要先敲竹,且棹渔舟入大门。

炎昏倦烦久,逮此含风夕。夏服稍轻清,秋堂已岑寂。载欣凉宇旷,复念佳辰掷。络纬惊岁功,顾我何成绩。青荧微月钩,幽晖洞阴魄。水镜涵玉轮,若见渊泉璧。参差帘牖重,次第笼虚白。树影满空床,萤光缀深壁。怅望牵牛星,复为经年隔。露网褭风珠,轻河泛遥碧。讵无深秋夜,感此

白頠出自吴女工,著来色与素体同。舞时偏向江渚宫,长袖拂起微有风。觞催管促四座中,揽裾徘徊惨曲终,玉阶夜寒零露浓。

筑城始议态,寓兵复言攻。二年大江南,兵弋在目中。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我有山中屋,与云相伴之。云去何所去?云归何所归?云静我心住,云动我意飞,一动与一静,阴阳互根依。是为古心法,我儒不能非。

万仞骚台立海涯,堂堂笔阵走龙蛇。唤回蝴蝶三更梦,吟落荼醾一架花。座上风流追靖节,酒边豪放逼刘叉。幅巾危坐清源□,涉待山阴渐熟瓜。

来时健笔佐嫖姚,去折槐花度野桥。谁见尊前此惆怅,一声歌尽路迢迢。

秋冷啼蛩入讲床,夜深饥鼠搅眠床。山厨食尽松花饼,瓦鼎烟消柏子香。半壁绿苔乘宿雨,满阶红叶醉新霜。幽居渐喜三冬近,竹几蒲团雪夜长。

观物非外索,具眼以心会。微阳花病槁,宁供等闲醉。我尝课前作,无言乃为最。譬彼清庙瑟,一唱弦越外。万卉染春色,生意岂不沛。何物漏天机,一点映寒桧。我欲屋溪曲,种竹十数辈。疎影浸清浅,作此苦淡嗜。方山於此花,论交亦久矣。憔悴对冰雪,中有盖世气。向来多朋从,痛饮

云芝九干麦双岐,盍有嘉生瑞圣时。玉殿称觞闻好语,时教张补撰宫词。

福端吾不为,盛名岂敢居。列子老郑圃,何异凡民愚。六用俱可废,一真良自如。百年此形容,泡影现斯须。有生胡不乐,安有再来躯。箕踞竹林中,酌酒焚枯鱼。

兀坐澗阴,潭空月沉。三乘乘外,一印印心。师子循行师子吼,旃檀围绕旃檀林。诸尘说法诸尘听,莫道无人为赏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