韎
mèi,wàㄇㄟˋ|ㄨㄚˋ- 拼音mèi,wà
- 注音ㄇㄟˋ|ㄨㄚˋ
- 部首韋
- 总笔画14画
- 部外笔画5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52125115211234
- 笔顺顺序横折/竖/横/竖/横折/横/横/撇折/竖/横/横/竖/撇/捺
- 统一码基本区 U+97CE
- 五笔nhks|nkgs
- 仓颉dqdj
- 郑码xjaf
- 四角45590
- 异体字靺
“韎”字的意思
[mèi]
1.〔~韐(gé)〕染成赤黄色的皮子,用作蔽膝护膝。
2.赤黄色:~韦。
[wà]古同“袜”:“孝嗣登殿不著~。”
“韎”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韎
mèi ㄇㄟˋ
〔~韐(gé)〕染成赤黄色的皮子,用作蔽膝护膝。赤黄色:~韦。其它字义
● 韎
wà ㄨㄚˋ
◎ 古同“袜”:“孝嗣登殿不著~。”
英语 red
法语 (herbe donnant un colorant rouge)
“韎”字的详细解释
“韎”字的辞典解释
韎ㄇㄟˋmèi动
用茜草染皮革。《说文解字·韦部》:「韎,茅搜染韦也。」
名茜草。可作染料。《玉篇·韦部》:「韎,茅搜,染草也。」《晋书·卷二五·舆服志》:「韦弁,制似皮弁,顶上尖,韎草染之,色如浅绛。」
古代东夷的乐音。《周礼·春官·鞮鞻氏》:「鞮鞻氏掌四夷之乐。」汉·郑玄·注:「四夷之乐,东方曰韎,南方曰任,西方曰株离,北方曰禁。」
形红色的。《左传·成公十六年》:「方事之殷也,有韎韦之跗注,君子也。」晋·杜预·注:「韎,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