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字字形图片

liáng,liàngㄌㄧㄤˊ|ㄌㄧㄤˋ
  • 拼音liáng,liàng
  • 注音ㄌㄧㄤˊ|ㄌㄧㄤˋ
  • 部首
  • 总笔画11画
  • 部外笔画8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44141251234
  • 笔顺顺序点/点/提/点/横/竖/横折/横/竖钩/撇/点
  • 统一码基本区 U+6DBC
  • 五笔iyiy
  • 仓颉eyrf
  • 郑码vsjk
  • 四角30196
  • 异体字䣼 凉 晾

“涼”字的意思

[liáng]

同“凉”。

[liàng]

同“凉”。

“涼”字的基本解释

liáng ㄌㄧㄤˊ 《廣韻》吕張切,平陽來。又力讓切。陽部。


淡酒;薄酒。《説文•水部》:“涼,薄也。” 薄;輕微。《廣韻•陽韻》:“涼,薄也。”《詩•大雅•桑柔》:“民之罔極,職涼善背。。” 微寒;清涼。如:涼水;涼氣。《玉篇•水部》:“涼,薄寒皃。”《六書故•地理三》:“涼,水氣清也。” 人煙稀少;冷落。如:荒涼。《金史•移刺道傳》:“咸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 刻薄;涼薄。《左傳•昭公四年》:“君子作法於涼,其敝猶貪。作法於貪,敝將若之何?” 悲愴;愁苦。如:淒涼。《文選•顔延之〈秋胡詩〉》:“原隰多悲涼,迴飈卷高樹。” 古代六種飲料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漿人掌共王之六飲:水、漿、醴、涼、醫、酗,入于酒府。” 古州名。漢朝十三刺史部之一。《晋書•地理志上》:“漢改周之雍州為涼州,蓋以地處西方,常寒涼也 山名。即大涼山,一作梁山。 古水名。《淮南子•墬形》:“股出嶕山,鎬出鮮于,涼出茅盧石梁。” 國名。東晉十六國之一。有前涼、後涼、北涼、南涼、西涼等。 姓。《通志•氏族略五》:“涼氏,《魏志》有太子太傅涼茂。望出山陽。”

liàng ㄌㄧㄤˋ 《廣韻》力讓切,去漾來。陽部。


輔佐。《小爾雅•廣詁一》:“涼,佐也。”《詩•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 陳物於通風或陰涼處,使乾燥。後作“晾”。《新唐書•百官志一》:“(兵部)凡戎器,色别而異處,以衛尉幕士暴涼之。” 把熱東西放一會兒,使溫度降低。如:把開水涼一涼。

英语 cool, cold; disheartened

德语 enttäuscht (Adj)​,kühl (Adv)​,Liang (Eig, Fam)

法语 laisser refroidir qch,Liang (royaume)​,frais

“涼”字的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涼 liáng

〈形〉

(1) (形聲。从水,京聲。本義:寒)

(2) 同本義 [cold]

北風其涼。——《詩·邶風·北風》

北風謂之涼風。——《爾雅·釋天》

涼風至。——《禮記·月令》

涼雨時降。——《素問·五常政大論》

涼州,西方所在寒涼也。——《釋名·釋州國》

水漿,醴涼。——《周禮·漿人》

(3) 微寒,稍冷 [cool;cold]

日初出,滄滄涼涼。——《列子·湯問》。注引《字林》:「涼,微寒。」

曰燠,曰寒。——《書·洪範》。疏:「燠是熱之始,暑是熱之極;涼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極。」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 杜甫《天末懷李白》

又如:冬暖夏涼;涼生生(微涼貌);涼宇(涼秋的天空);涼吹(涼風);涼榻(竹製矮牀);涼轎(一種無帷轎);涼衣(涼衫;內衣);涼風(初秋涼爽的西南風。八風之一)

(4) 薄;輕微;刻薄 [thin;unkind]

職涼善背。——《詩·大雅·桑柔》

虢多涼德。——《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又如:涼德(薄德);涼能(才能微薄);涼菲(才德微薄);涼厚(薄與厚);涼薄(微薄,淺薄);涼駁(淺薄蕪雜)

(5) 人煙稀少;冷落 [bleak and desolate]。

如:涼落(衰落);涼涼(寂寞冷落的樣子);涼野(荒寒的曠野);涼聲(悲涼肅殺的聲音)

(6) 悲愴,內心悽苦,又比喻灰心、失望 [sad;discouraged;disappointed]。

如:悲涼;涼思(淒涼的思緒);見此慘狀,心都涼了

(7) 〈方〉∶痛快;舒服 [very happy]。

如:當幹部的態度好,人家窮也窮得心涼

(8) 通「諒」。誠信 [honest]

民之罔極,職涼善背。——《詩·大雅·桑柔》

詞性變化


liáng

〈名〉

(1) 秋季 [winter]。

如:涼天(秋天);涼月(涼蟾。秋月);涼宇(涼秋的天空);涼沙(秋天的飛沙);涼夜(秋夜)

(2) 國名 [liang state]。東晉十六國時期建立在今甘肅省一帶的政權,國號皆稱「涼」。有前涼、後涼、北涼、南涼、西涼等

(3) 通「輬」。轀輬,喪車 [funeral carriage]

棺載轀涼車中。——《史記·秦始皇本紀》

(4) 姓

(5) 另見 liàng

常用詞組


涼白開涼拌涼冰冰涼不絲兒涼菜涼牀涼粉涼風涼津津涼快涼涼涼了半截涼帽涼麪涼棚涼氣涼傘涼薯涼爽涼水涼絲絲涼颼颼涼臺涼亭涼蓆涼鞋涼意 

基本詞義


涼 liàng

〈動〉

(1) 假借爲「倞」。輔佐 [assist]

涼彼武王。——《詩·大雅·大明》。傳:「佐也。」

又如:涼貳(副貳。特指太子。涼,輔佐)

(2) 把東西放在通風處使乾燥。今作「晾」 [dry in air]。

如:涼衣服

(3) 信,實。通「諒」 [believe]

涼曰不可,覆背善詈。——《詩·大雅·桑柔》

君子作法於涼。——《左傳·昭公四年》

(4) 把熱的東西放置一會兒,讓溫度降低 [make or become cool]。

如:把開水涼一涼再喝

(5) 〈方〉∶冷落,撇在一邊 [treat coldly]。

如:別把客人涼在一邊

(6) 另見 liáng

“涼”字的辞典解释

涼ㄌㄧㄤˊliáng 形

冷、微寒。如:「涼水」、「涼風」。《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涼,雨雪其雱。」三國魏·曹丕〈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冷清、不熱鬧。如:「荒涼」。《金史·卷八八·列傳·移剌道》:「咸平卿故鄉,地涼事少,老者所宜。」

惆悵、悲苦。如:「淒涼」。南朝梁·江淹〈別賦〉:「巡曾楹而空揜,撫錦幕而虛涼。」

淡薄、不善。如:「世態炎涼」。《左傳·莊公三十二年》:「虢多涼德,其何土之能得。」

失望、灰心。《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登時倒抽了一口氣,涼了半截。」

感冒、風寒。如:「受涼」。《紅樓夢》第一○九回:「就怕他也像晴雯著了涼。」

朝代名。東晉十六國中,先後據有今大陸地區甘肅之地者,國號皆稱為「涼」,有前涼、後涼等。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涼茂。

涼ㄌㄧㄤˋliàng 動

置物於通風處,以降低熱度。如:「把茶涼一下。」《新唐書·卷四六·百官志一》:「凡戎器,色別而異處,以衛尉幕士暴涼之。」

輔助、輔佐。《詩經·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涼彼武王。」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