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方。

出自明代欧必元的《杂诗十九首(其七)》

出自明欧必元的《杂诗十九首(其七)》

拼音和注音

fēng bō yī shī suǒ , gè zài tiān yī f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一:1.谓与天合而为一。2.星名。3.神名。4.太岁的别名。

风波:(名)比喻波折和纠纷:平息~。

一方:1.一边。多指远处。《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郑玄笺:“在大水之一边,假喻以言远。”《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司马贞索隐:“方犹边也,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今果分别,各在一方。”宋范成大《送王仲显赴琼筦》诗:“十年五别岁月老,一方万里音尘稀。”2.一处。指所居住的地方。《诗·小雅·角弓》:“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於己斯亡。”郑玄笺:“无善心之人,则徙居一处怨恚之。”《西游记》第六五回:“经上言三千诸佛,想不是在一方;似观音在南海,普贤在峨眉,文殊在五台。”清顾炎武《与人书》之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3.一个方面;一带地方。《汉书·终军传》:“臣年少材下,孤於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齐有天下日浅,恩洽未布,一方或饥,当加优养。”宋欧阳修《乞奖用孙沔札子》:“其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著於一方,至今边人思之。”《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所以一方惧怕,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赤身绑缚,送到庙中。”陈沂《奔袭刘黑七》:“我这下子活捉了他,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4.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周礼·考工记·鲍人》:“信而直,则取材正也;信之而枉,则是一方缓、一方急也。若苟一方缓、一方急,则及其用也,必自其急者先裂。”《晋书·刑法志》:“理者,精玄之妙,不可以一方行也;律者,幽理之奥,不可以一体守也。”宋曾巩《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况於时异事殊,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泥於一偏之跡哉?”5.一种;一类。《慎子·民杂》:“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淮南子·精神训》:“以死生为一化,以万物为一方。”高诱注:“方,类也。”《西京杂记》卷四:“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居接士之馆。”6.犹言一种方法。《吕氏春秋·君守》:“今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国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不可以一物一方安车也。”高诱注:“方,道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养气》:“虽非胎息之迈术,斯亦卫气之一方也。”7.一种配方或药方。《南齐书·虞悰传》:“悰善为滋味,和齐皆有方法……上就悰求诸饮食方,悰秘不肯出。上醉后,体不快,悰乃献醒酒鯖鮓一方而已。”《西游记》第七九回:“朕得一疾,缠绵日久不愈。幸国丈赐得一方,药饵俱已完备,只少一味引子。”8.指东西南北四方之一。唐李贺《北中寒》诗:“一方黑照三方紫,黄河冰合鱼龙死。”9.数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唐曹松《碧角簟》诗:“八尺碧天无点翳,一方青玉絶纤尘。”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你下山去俗人家沽一壶酒,买一方肉。”元曾瑞《留鞋记》第四折:“将绣花鞋一隻、香罗帕一方,揣在小生怀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军事篇二》:“其时都督印信未刊,随取草纸一方,上书都督焦临时命令,委任某为标统,某为营官,下盖四正小印。”臧克家《罪恶的黑手》诗二:“有的把巧思运入一方石条的花纹,有的持一块木片仔细地端详。”10.数量词。用于田地、土地。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种榆法:於其地畔种者,致雀损穀;既非丛林,率多曲戾;不如割地一方种之。”唐王建《上田僕射》诗:“一方新地隔河烟,曾接诸生听管絃。”宋张载《经学理窟·周礼》:“井田亦无他术,但先以天下之地棋布画定,使人受一方,则自是均。”11.数量词。指一个方形,犹言一片。唐李端《送从叔赴洪州》诗:“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唐刘禹锡《生公讲堂》诗:“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12.宋代《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见《宋史·食货志上二》及《文献通考·田赋四》。13.一面。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至于诸君,是与旧的不同,是二十世纪初叶青年,如在劳动大学一方读书,一方做工,这是新的境遇。”14.指事务上相对的两个方面之一。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四讲:“在战争的两方面,一方叫做协商国,一方叫做同盟国。”15.一万的隐语。详“一干一方”。

失所:失所shīsuǒ∶失去安身之处流离失所∶失当。

欧必元

不详


原诗

朱楼二八女,金翠何盛妆。

淑德求令配,曾觐君子光。

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方。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商。

欲飞无比翼,欲济河无梁。

仰视浮云回,聚散徒悲伤。

下观溪涧水,一泻成汪洋。

嘉会难再遇,何以慰中肠。

诗词推荐

千金治产似孙吴,珠箔银觥只自如。问我长风当夕起,数他极浦落帆初。自知汗简今千轴,更说生犀有几株。赤壁当年遇黄盖,周郎何惜借吹嘘。

龛龙去东海,时日隐西斜。敬文今不在,碎石入流沙。

厉厉岁于迈,栗栗风向遒。老骥倦长坡,卧樵如罢牛。时时一长呈,惭与蝼蚁俦。高鸿志万里,矰缴非所忧。胡为苦哀鸣,失类中道休。壮士今则已,偃仰搔白头。读书有分限,眼暗志未酬。转蓬从风起,直上晴空游。流星下至地,化石空山幽。升沉亦何常,念此涕泪流。

往岁真源谪去。红泪扬州留住。饮罢一帆东去,去入楚江寒雨。无绪。无绪。今夜秦淮泊处。

打鲥鱼,供上用。船头密网犹未下,官长已鞴驿马送。樱桃入市笋味好,今岁鲥鱼偏不早。观者倏忽颜色欢,玉鳞跃出江中澜。天边举匕久相迟,冰填箬护付飞骑。君不见金台铁瓮路三千,却限时辰二十二。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得所遗诗。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闲辞。

画艇将归笑语频,鸳鸯对对起还沉。妾心先自怀郎苦,怕嚼莲心苦转深。

与君淮浦接乡关,闻道忙中也自闲。向似浮花真客宅,心归实地是家山。窗明笃耨朝烟细,榻静籧篨午梦残。更问前生李居士,南行今到几人间。

狗子无佛性,全提摩竭令。才拟犯锋鋩,丧却穷性命。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白玉之趺青玉簇。开花既奇成又速。三年方骇大如林。五年已见高逾屋。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卷重抽芽。君家原不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月质风裳不受尘,独从天上巧呈新。情知压倒横斜语,青震专回万木春。

彼哉言者固云云,老矣归欤敢自文。不可以风霜后叶,何伤于月雨余云。性情与物常为一,鸥鹭容吾便入群。古道从来得今笑,天相知外任纷纷。

冷屋寒舟两处怀,一封归信隔年开。愁容顿与河冰泮,佳思先随岸柳来。射雉便甘忘我矢,画蛇何怪夺君杯。端知雪里清吟好,未减山阴兴尽回。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赪锦支绿绮,韵同相感深。千年古涧石,八月秋堂琴。引出山水思,助成金玉音。人间无可比,比我与君心。

愁解寻人不得辞,小窗疏竹雨来时。江湖今夜全家客,犹胜飘零两处思。

野人性似修行僧,长愿幽居近林麓。南迁无计脱簪组,西归谁为栽松竹。头上白云即飞盖,耳畔清泉当鸣玉。洛川犹是冠盖林,更愿高飞逐黄鹄。

曲,余尝作数绝以纪其事矣。玉人家在凤凰山。水云间。掩门关。门外行人,立马看弓弯。十里春风谁指似,斜日映,绣帘斑。多情好事与君还。闵新鳏。拭余潸。明月空江,香雾著云鬟。陌上花开春尽也,闻旧曲,破朱颜。

驿道云山里,悠悠千骑行。猿禽互啼啸,崖岭各阴晴。树合天疑窄,川回地忽平。锦官何日到,菖叶已催耕。

故国伤心堕劫灰,流离北土却怜才。白头开府成何事,博得江南一赋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